四月二十的西安城,正是春深似海的好时节。
护城河畔的垂柳抽出嫩绿的新芽,郊外的田畴泛起青青麦浪。
在这万象更新的季节里,奕帆心中的蓝图也在悄然萌发。
这日清晨,他特意在工程行的议事厅备好香茗,召集吴荣、陈师傅、付刚等核心人员共商大计。
诸位,
奕帆环视在场众人,缓缓展开一幅规划图,如今工程行业务蒸蒸日上,但所用建材均需外购,成本既高,质量也难以把控。我意欲在城外开设砖窑、陶瓷厂,更要兴建一座...水泥厂。
水泥?
陈师傅捻着胡须,满脸困惑,这是何物?
他取出一袋早已备好的水泥样品,徐徐道来:
此物遇水则凝,坚如磐石。筑墙可省却糯米灰浆,铺路则平整如砥。若是量产,必能造福黎庶。
付刚沉吟道:这等秘术,确实需要严密防护。
正是。
他点头道,因此我打算与秦王府合作。借王府之势,护产业之全。
四月二十二,他递帖求见秦王。
王府书房内,檀香袅袅,年轻的王爷把玩着水泥样品,眼中精光闪烁。
奕先生此物,果真神奇。
秦王将凝固的水泥块在手中掂量,但不知...要本王如何相助?
他躬身道:愿以四成股份,请殿下入股一万两,并派亲兵护卫工坊。
秦王轻笑,指尖轻叩紫檀桌面,道:
四成?奕先生未免太过小气。这等利国利民之物,王府出人出力,至少要占七成。
奕帆心中暗忖,这位年轻王爷果然精明。
却不慌不忙地取出一份文书,道:殿下请看,这是工坊的预算明细。一万两白银仅够前期投入,后续还需持续投入。况且...
奕帆故意顿了顿,技术才是根本。
秦王接过文书细看,忽然笑道:早就听闻奕先生善于经营。这样吧,六成股份,王府出资一万五千两,另派一队亲兵护卫。
奕帆佯装为难:殿下,技术研发所耗甚巨...
五五分成,秦王打断道,但王府要派账房监理。
他见好就收,躬身道:殿下英明。不过在下还有个提议,将砖窑、陶瓷厂一并合作,三家工坊,殿下共占六成,如何?
秦王抚掌大笑:妙!就依先生!
五月初一,西安城外顿时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