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金陵王气 夜思空间

画舫如织,笙歌隐隐,雪花在灯笼的光晕中翩跹起舞,恍如梦境。

远处,紫金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巨兽。

五年了...

奕帆轻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从万历十四年那个懵懂穿越的少年,到如今万历十八年年底,已快整整五个年头。

这五年间,他从昆仑山秘境往陕西到河南,再到京师,如今又南下至此,经历了生死搏杀、江湖恩怨、朝堂风波,结识了众多好友兄弟,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爱情。

一路行来,恍如一梦。

现代社会的记忆虽已有些模糊,但那些便利的设施、丰富的物资、海量的信息,依旧是他内心深处最珍贵的宝藏,也是他在这大明安身立命、试图开创局面的最大依仗。

他关上窗户,插好门闩,盘膝坐在榻上,屏息凝神,将意念沉入那随身携带的、仅有五十立方的神秘空间之中。

这个空间,是他穿越来一直伴随他度过了最初最艰难的时光,也是他最大的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意念所及,空间内的一切清晰地呈现在他,井然有序,仿佛一个超现代的仓储系统。

首先映入的,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书籍区。

不仅有他当初为研究明史准备的《明实录》《万历会计录》《农政全书》等各类史书、科技丛书、农业水利、医药百科、武侠小说等。

更有后来从天魔教玄幽秘殿顺手牵羊得来的几本武功秘籍:《九阴白骨爪》、《白蟒鞭法》、《金刚铁砂掌》、《杨家枪法详解》、《逍遥游掌法》。

这些秘籍他闲暇时也曾翻阅,虽觉其中武功阴狠毒辣或刚猛霸道,与他的九阳神功、独孤九剑路数不甚相合,但也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对武学的理解。

它们此刻都静静地躺空间内,散发着古朴而危险的气息。

接着是食物区。

他最怀念的方便面,酸菜味和红烧牛肉味,穿越前各买了五箱(共十箱),这几年偶尔解馋或应急,消耗了不少,如今还剩下三箱酸菜面和仅一箱多的红烧牛肉面。

旁边是当初买的五箱火腿肠,现在还剩四箱,包装完好。

各类肉类、水果罐头堆了一小堆,是他改善伙食的宝贝。

高能量的巧克力和压缩饼干,也各剩下两箱多,是长途跋涉或紧急情况下的储备。

这些食品都被妥善地分类存放,虽然大部分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早已过去多年,但在这个空间里,它们似乎停止了变质。

日用品区更是琳琅满目。

掌中化妆镜还有五个,打火机六个,这些都是他用来的奇物。

最重要的饮用水,当初囤积的五公斤装大桶矿泉水还有近四十箱,而一斤装的小瓶哇哈哈矿泉水,当初买了近两千瓶(约84箱),单单这些水就占据了超过5立方空间!

这五年来,他喝掉了四百多瓶,每一个空瓶他都小心翼翼地洗净放回空间保存。

他深知,在未来的航海时代,这些轻便坚固的塑料瓶将是储存淡水的绝佳利器。

此外,工兵铲、双筒望远镜、单筒天文望远镜、帐篷、牙膏牙刷(各百套)、肥皂、沐浴露洗发水(各三百套)、风油精花露水(各五箱)、甚至还有十瓶香奈儿香水……

林林总总,几乎是一个小型现代化杂货铺。

科技产品区更是他的底气所在。

他意念一动,检查了几样关键设备:三部手机虽然已久未使用,但此刻尝试开机,竟然还有残存电量,屏幕亮起的瞬间,那熟悉的界面让他恍如隔世;

五台大疆无人机(配大量备用电池)状态良好;

十对对讲机也都能正常开机显示电量;

高效率太阳能充电板、超大容量储能电源、强光手电筒和头灯、防风打火机、单人帐篷、羽绒睡袋、不锈钢保温瓶、便携水袋、高级登山包、山地自行车,甚至还有两辆性能卓越的越野摩托车和五桶汽油!

这些超越时代数百年的东西,是他应对极端情况、进行高效勘察和通讯的终极底牌。

特别是那两辆越野摩托车,在这交通基本靠马和船的时代,简直就是神器。

衣物区从粗布短打到绫罗绸缎,羽绒服,短袖,衬衫,牛仔裤,冲锋衣,太阳镜,口罩,各类帽子,皮靴,运动鞋,雨靴,冬夏季各类袜子,四季俱全,足够他应对各种场合和气候。

防身方面,除了冷兵器,还有十个电击棍和三十把开山砍刀,以及从父亲那里弄来的少量炸药和雷管,威力惊人。

药品区是他最为看重的。

抗生素、消炎药、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止血粉、纱布、绷带、酒精、碘伏……

这些现代药物在这缺医少药的时代,堪称救命神物。

北上京师路上,为救治沿路染疫的百姓,用掉了大约三分之一,也正是这些神奇的药物和他的医术,为他赢得了之名。

但存量依旧可观,足够应对数次大规模的伤病。

另外还有这个时代的一把宝剑(西安时找工匠定制的),日月神教胡青海长老赠送的黄金百两和三颗雪莲丹。

这五十立方的空间,承载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现代灵魂试图在这古老时代留下印记的野望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