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柱的诉苦,像一根点燃的引信,瞬间引爆了积压在战士们心中多年的痛苦和仇恨。骨干们回到各自班排,他们的血泪控诉,打破了坚冰。很快,诉苦的浪潮席卷了整个独立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各连队、各营,甚至团的诉苦大会相继召开。台上,诉苦的战士声泪俱下,控诉着地主逼死爹娘、国民党拉夫抓丁、日寇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台下,听的战士们感同身受,哭声一片。那些曾经的苦难,被压抑的屈辱,在此刻得到了彻底的宣泄和共鸣。
三、刮骨疗毒:三查阶段的灵魂拷问
“诉苦”的高潮之后,“三查”阶段紧随而至。如果说“诉苦”是点燃了复仇的火焰,那么“三查”就是将这火焰引向自我锻造和队伍净化的熔炉。
“查阶级”,是清查每个人的家庭出身、个人成份和社会关系。这不是为了搞唯成分论,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阶级立场。许多战士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出身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工农阶级,与地主、资产阶级是根本对立的。一些隐瞒出身、历史不清的人,在组织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主动坦白,放下了思想包袱。
“查工作”,是检查每个人的战斗表现、工作态度和履行职责情况。在班务会、排务会上,战士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再是过去那种轻描淡写、隔靴搔痒,而是真刀真枪,触及思想根源。
我参加了一次二团四连的查工作评议会。一个解放过来的副班长,因为平时训练中对战士要求苛刻,动辄斥骂,成了大家批评的焦点。
“王副班长,你总说你是为了咱们班好,可你那架势,跟国民党那边的长官有啥区别?咱们是革命队伍,讲究官兵平等!”
“就是!你动不动就骂人‘蠢猪’、‘笨蛋’,这是侮辱同志!咱们都是阶级兄弟!”
“上次打阻击,你光顾着自己打得痛快,没及时指挥我们转移火力点,差点让敌人迂回成功!你这工作没做到位!”
起初,这位王副班长还梗着脖子辩解,但在同志们摆出的事实和真诚的批评面前,他渐渐低下了头。最后,他痛悔地说:“我……我检讨!我是在旧军队待久了,染上了军阀习气,把同志们当成了可以随意打骂的下属……我忘了咱们是人民军队,忘了官兵一致的道理……我改!我一定改!”
这种直面问题、治病救人的氛围,让许多有类似毛病的干部惊出了一身冷汗,也受到了深刻教育。
“查斗志”,则是检查每个人的战斗意志、胜利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结合柳条沟的失利和“三下江南”的胜利,大家深入讨论“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怕不怕死”、“能不能坚持”的根本问题。
一些曾经在战斗中表现犹豫、甚至开过小差的战士,在“诉苦”激发的阶级仇恨和“查斗志”的灵魂拷问下,痛哭流涕,深刻反省,发誓要洗刷耻辱,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而那些战斗英雄、模范人物,则被树立为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被广泛宣传,激励着所有人。
四、淬火成钢:脱胎换骨的蜕变
“诉苦三查”运动,如同一次彻底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火,给独立师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