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最后一斗米拍天价

第二斗,有人试探叫价十五文,依旧无人跟进。冷场再度降临。

可就在此刻,北街口一名披着灰袍的北方客商突然起身,朗声道:“四十文!”

众人侧目,还未反应,西市又传来一声:“五十文!”

紧接着,东厢、南坊,接连响起竞价声——三十、三十八、四十五……

这些面孔陌生,口音各异,却是苏晚晴早前通过漕帮暗线联络的“托市客”。

他们不是来砸钱的,是来立旗的。

价格节节攀升。

六十文!

八十文!

九十文!

百姓们屏息凝神,眼睛死死盯着台上那一斗金黄饱满的新麦,像是看着一条通往活路的桥。

最后一斗。

鼓槌悬空。

全场落针可闻。

“一百文!”有人喊。

“一百一十!”

“一百二十!最后一次!”

锤落——

“成交!”

刹那间,天地仿佛静止。

下一瞬,欢呼如火山喷发!

“晚晴娘娘赢了!”

“我们不吃毒米!我们要新粮!”

“晚晴粮市!晚晴粮市!”

锣鼓喧天中,苏晚晴缓缓站起,目光扫过沸腾的人海,最后落在谢云书身上。

他冲她极轻地点了点头,眼中藏着笑意与骄傲。

她深吸一口气,扬声宣告:

“自此日起,‘晚晴粮市’正式挂牌成立!农户直售,定价透明,杜绝中间盘剥!谁种的粮,谁说了算!”

话音未落,百姓已自发涌入广场,手举空袋、陶碗、竹篮,高呼不断。

孩童骑在父亲肩头,挥舞着一张皱巴巴的酱券,像举着一面战旗。

而在京城沈府深处,沈玉楼猛地掀翻案桌,茶盏碎裂四溅。

他盯着密报上“最后一斗米一百二十文成交”九个字,双目欲裂,嘶吼如兽:

“她根本不是在卖米……她是在卖规则!”

与此同时,东宫烛火未熄。

太子摩挲着手中华丽拓印的“晚晴粮券”,久久无言。

窗外雷声滚滚,终有一道惊雷劈落苍穹。

他提笔蘸墨,写下一道诏令:

“授苏氏晚晴‘江南市易使’衔,准其设仓、立市、监税。”

夜雨终于倾盆而下,冲刷着旧时代的尘灰。

而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杏花村打谷场一片死寂。

农户们默默蹲在墙角,怀中抱着刚打下来的新麦,听着县城传来的风声——

“天禄钱局昨夜再压价……三文一斗收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