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酒香不怕紫禁深

宫门九重,巍峨森然。

朱红大门紧闭,铜钉如兽目般冷光闪烁。

苏晚晴立于午门外石阶之下,身后七十二坛“信义酱”整整齐齐排开,陶坛上每一张泛黄纸条都写着一个名字——那是北境雪原中战死的忠魂遗孤之托,也是她今日踏进这权力漩涡的底气。

禁军统领横枪而立,铁甲铿锵:“妇人不得干政!贡品复查使亦无权列阵午门,请速退!”

风卷残云,雨意未歇。

苏晚晴却不怒,也不争,只轻轻拂了拂袖口湿痕,唇角微扬,像看一只聒噪却无力的蝼蚁。

“小春子。”她声音清冽如山泉,“点香。”

小春子应声而动,从行囊中取出一只青瓷熏炉,炉底铺满碎麦曲与陈年酱渣,再倒入半盏“云书醉”陈酿。

火折子一晃,幽烟袅袅升起,刹那间,一股难以言喻的醇香随风扩散——那是泥土晒后的暖意,是灶火煨饭的烟火气,是孩童围坐哄笑时碗里的酒糟甜,更是千家万户在贫瘠中熬出的生活滋味。

香气穿廊过殿,顺着宫墙内檐一路飘入御书房。

龙案前,皇帝执笔批阅奏折的手猛然一顿。

他缓缓抬头,眸中惊涛骤起。

“这味……”他喃喃,指尖微微发颤,“像极了母后临终前念叨的‘农家暖香’……她说,那是天下最干净的味道。”

当年先皇后出身寒微,临终前唯一所求,便是听一听乡野炊烟、闻一闻百姓灶台的气息。

可宫闱深锁,谁能成全?

如今这缕香,竟真破空而来,直抵心魂。

“查!”皇帝沉声下令,“午门外何人?带什么进宫?”

与此同时,偏殿医阁。

素问提着药箱跪坐于席,谢云书安静垂手,面色苍白如纸,额角却渗出细密冷汗。

她搭指上脉,眉头越皱越紧——经络逆行,气血逆走奇经八脉,五脏六腑皆有隐震之象,此等脉象,要么是走火入魔,要么……便是体内封印着某种禁忌之力。

她正欲提笔拟报密折,却被谢云书忽然开口打断。

“你师父可还记着山中采药救孤童的事?”他声音极轻,几近耳语,却字字如针,“那年冬雪封山,她为救一名染疫男童,割腕放血引蛊虫出体,后来昏死三日,醒来第一句话是——‘别让这孩子被人当成妖胎烧了’。”

素问指尖剧颤,笔尖滴落一墨,污了半页脉案。

那是她师父从未对外提及的旧事,连她都是偶然翻到残卷才知一二。

此人怎会知晓?

她猛地抬眼,对上谢云书那双漆黑如渊的眸子——里面没有哀求,也没有威胁,只有一片沉静的悲悯,仿佛能看透她所有挣扎与恐惧。

良久,她咬牙垂首,将原本写好的“脉象诡谲,恐涉邪术”一笔划去,改写为七个端正小字:体虚气弱,宜静养。

随后,她悄然调换了药盘中那碗安神汤——原方含乌头、附子,分明是要借虚弱之机断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