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太后深夜的召见

兴庆府的夜,因为一场朝堂上的风暴,而变得格外凝重。

白日里,国相梁乙逋以雷霆之势,当朝拿下殿前都指挥使折可求,其凌厉的手段,强硬的态度,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西夏这潭看似平静的深水之中,激起了滔天巨浪,也搅动了水面下无数潜藏的暗流。

整个兴庆府的官场,都因此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成了谨小慎微的鹌鹑,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国相大人清洗仁多宝忠党羽时,下一个被开刀祭旗的倒霉蛋。

然而,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下,一股更加汹涌、更加危险的暗流,却在皇宫深处,悄然汇聚。

慈庆宫,梁太后的寝宫。

名贵的波斯地毯,奢华的鎏金摆设,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神宁静的龙涎香。

但这一切,都无法平息梁太后心中的滔天怒火。

“啪!”

一只产自大宋景德镇的、价值连城的官窑青瓷茶杯,被她狠狠地摔在地上,瞬间,四分五裂。

“梁乙逋!好一个我的好侄儿!真是长本事了!”

梁太后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那张保养得宜、依旧风韵犹存的脸上,此刻布满了寒霜。凤目之中,燃烧着足以将一切都焚烧殆尽的怒焰。

白日里在朝堂上的那一幕,对她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自她垂帘听政以来,整个西夏的权柄,便一直牢牢地掌握在她的手中。无论是桀骜不驯的世家大族,还是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在她面前,无不俯首帖耳。

她早已习惯了那种,一言可决人生死,一念可动天下兵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滋味。

可今天,她的亲侄子,那个她一直以为,可以被自己随意拿捏的国相,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

兵谏逼宫!

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何等的忤逆不道!

“太后息怒,切莫气坏了凤体。”

一个阴柔的声音,从屏风后,幽幽传来。

紧接着,一个身穿黑色宦官服饰,面白无须,眼神却如同毒蛇般阴冷的中年太监,悄无声息地,走了出来。

他叫刘瑾,是梁太后身边最得宠的内侍监总管,也是她手中,最锋利、最隐秘的一把刀。

“息怒?哀家如何息怒!”梁太后指着殿外,声音尖利地说道,“他梁乙逋,如今是连哀家都不放在眼里了!他是不是以为,除掉了仁多宝忠,这西夏,就由他一人说了算了?!”

刘瑾的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躬着身子,低声道:“国相大人,怕也只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时糊涂罢了。太后您才是这西夏的定海神针,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真的对您不敬。”

“哼!一时糊涂?”梁太后冷笑一声,“哀家看他,是清醒得很!他这是在向哀家示威,在向整个西夏宣告,他梁乙逋的时代,要来了!”

说到这里,梁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杀机。

“他以为,他做的那些事情,哀家都不知道吗?策反李清云,伪造仁多宝忠的罪证……呵呵,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也敢在哀家面前班门弄斧!”

刘瑾的眼皮,跳了跳,他知道,太后,是真的动了杀心了。

“那……太后的意思是?”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哀家不能再容他如此放肆下去了!”梁太后缓缓坐回凤椅之上,原本暴怒的情绪,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被一种冰冷的理智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