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藩镇棋局

中和五年(公元885年),夏末。

长安城虽已从黄巢之乱中艰难复苏,但大唐帝国的威严早已支离破碎。僖宗皇帝虽已返京,然号令不出关中,天下藩镇割据之势已成。河东、宣武、凤翔、淮南……各方节度使拥兵自重,互相攻伐兼并,对朝廷的诏令阳奉阴违,俨然独立王国。在这片纷乱如麻的版图上,位于河东道南端、太行山腹地的昭义军,正处在风暴漩涡的边缘。

昭义军,下辖潞、泽、邢、洺、磁五州,本为朝廷遏制河北三镇(卢龙、成德、魏博)的重要屏障。然自黄巢乱起,昭义军内部亦是暗流汹涌。现任节度使孟方立,以其弟孟迁据潞州为根本,自身则坐镇邢州,与北面势大、一直试图南下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其时已据太原,势力正盛)关系紧张,时有摩擦。潞州,作为昭义军南部的核心,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孟方立能否稳固后方,全力应对北方的压力。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黑风寨李铁崖吞并“一阵风”、占据野狼山、势力急速膨胀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层层涟漪,终于传到了位于邢州的昭义军节度使府邸。

邢州,节度使府,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阴沉的面孔。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年约四旬,身材不高,但眼神锐利,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压与多疑。他手中捏着一份来自潞州的密报,眉头紧锁。下首坐着他的心腹幕僚,首席判官郭韬,以及一位风尘仆仆、刚从潞州赶回的亲信校尉。

“李铁崖……黑风寨……”孟方立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名字,指尖敲打着案几,“数月之间,竟能吞并‘一阵风’,控扼黑铁岭至滁水河谷,拥兵近千……潞州南部,何时出了这等人物?”

那校尉连忙躬身禀报:“节帅,此獠原为义武军溃卒,颇有勇略,更兼狡诈。初时盘踞黑铁岭,以保境安民为号,渐成气候。去岁更以‘协防’为名,蚕食上党县外,今番竟一举覆灭‘一阵风’,其势已不容小觑。潞州刺史崔弘裕,畏其兵锋,又恐逼反生乱,故而行文多以安抚为主,实则已难制衡。”

郭韬捋着胡须,沉吟道:“节帅,此事颇堪玩味。李铁崖崛起于潞州南鄙,地处太行险要,向北可窥我昭义腹地,向南亦可连通河洛。其势若成,恐成心腹之患。然则……”他话锋一转,“眼下我昭义之心腹大患,乃北面虎视眈眈之李克用!河东兵强马壮,屡有南下之意。若此时对李铁崖用兵,一则恐其狗急跳墙,投靠河东;二则分散兵力,若河东趁机来犯,我将首尾难顾。”

孟方立冷哼一声:“郭先生之意,是放任不管?”

“非也。”郭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岂能放任?然对付此等草莽枭雄,硬攻不如软制,明剿不如暗控。其势初成,根基未稳,内部必有可乘之机。我昭义军乃朝廷正朔,名分大义在手,何须与之硬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