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拿起档案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群穿着古代服饰的人,围着一个穿着未来防护服的人,手里拿着的,正是那把四棱錾刻铜尺。“‘访客’说,两千年后,时空会出现裂隙,需要改造后的凝血蛋白来稳定,而古蟋蟀,是用来修复裂隙的‘工具’。”张教授的声音不再沙哑,恢复了平时的温和,“我去年发现了这个秘密,被研究所的高层追杀,只能伪装成流浪汉,一直在等古蟋蟀出现。”
7. 时空裂隙的显现与古蟋蟀的真正使命
张教授刚说完,地下室突然开始震动,墙壁上的古篆文字发出了强烈的光芒,档案柜里的其他档案纷纷掉落在地上,露出了里面的照片——照片上是不同年代的人,手里都拿着那把铜尺,身边围着古蟋蟀,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有一个和我一样的颈环。
“看那里。”张教授指着地下室的天花板,我抬头一看,天花板上出现了一道裂缝,裂缝里透出了紫色的光芒,和之前的量子粘液颜色一样,裂缝越来越大,里面竟然能看到不同的场景——有战国时期的宫殿、民国时期的街道、还有未来的城市,像是时空被打乱了。
“时空裂隙出现了。”张教授拿着铜尺,走到裂缝下方,古蟋蟀们纷纷爬到铜尺周围,围成了一个圆圈,“古蟋蟀的真正使命,是用身上的碳纤维网纱,修复时空裂隙。碳纤维网纱能吸收裂隙里的混乱能量,而我们血液里的凝血蛋白,能给网纱提供能量——这就是‘访客’的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摸了摸脖子上的颈环,突然感到一阵熟悉的灼热感,颈环的显示屏再次亮起,这次出现的不是代码,而是一段文字:“能量补充开始,凝血蛋白激活。”紧接着,我感到血液开始加速流动,像是有什么东西从血液里被抽走,流向颈环,再通过颈环,传递到古蟋蟀身上的碳纤维网纱上。
古蟋蟀身上的碳纤维网纱开始发光,绿色的光芒越来越强,最后竟然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覆盖了整个时空裂隙。裂隙里的紫色光芒开始减弱,里面混乱的场景也慢慢消失,最后裂缝竟然开始愈合,只剩下天花板上淡淡的痕迹,像是从未出现过。
当裂隙完全愈合的时候,古蟋蟀身上的碳纤维网纱突然开始脱落,变成了粉末,落在地上,消失不见。古蟋蟀们的身体也开始变化,银白色的金属外壳脱落,露出了普通蟋蟀的样子,然后慢慢变小,最后消失在空气中,像是从未出现过。
张教授手里的铜尺也开始变化,金色的光芒消失,变成了普通的铜色,最后竟然变成了一把普通的钢管,表面再次覆盖上了绿色的霉菌,像是刚才的化形从未发生过。他把钢管递给我,说:“任务完成了,‘访客’说,下次时空裂隙出现,会是一百年后,到时候,会有新的‘钥匙’和‘工具’。”
8. 颈环的解除与新的疑问
地下室的震动停止了,墙壁上的古篆文字也恢复了黑暗,档案柜里的档案自动合上,暗门慢慢关闭,像是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张教授看着我,说:“颈环可以摘下来了,它们不会再监测你了。”
我尝试着摘颈环,这次很轻松就摘了下来。颈环离开皮肤的瞬间,显示屏上出现了最后一段文字:“始皇帝项目完成,凝血蛋白恢复正常。”然后显示屏就暗了下来,变成了一块普通的金属片。
“我该走了。”张教授说,他拿起地上的档案,放进档案柜里,“研究所的高层不会知道这件事,他们只是‘访客’的工具,负责找到我们这些‘钥匙’。以后,你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用再被颈环监控了。”
“可我还有很多疑问。”我说,“‘访客’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帮助秦始皇改造凝血蛋白?下次时空裂隙出现,会发生什么?”张教授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访客’没说,他们只留下了铜尺、古蟋蟀和凝血蛋白的改造方案,其他的,需要我们自己找答案。”
他说完,就转身走进了通道,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我站在地下室里,手里拿着摘下来的颈环,看着地上的档案柜,突然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梦——从战国时期的始皇帝东巡,到未来的时空裂隙,从碳化的古蟋蟀到碳纤维网纱,从颈环的监控到凝血蛋白的秘密,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我走出地下室,暗门在我身后关闭,研究所的外墙恢复了隐形模式,从外面看,又变成了一片黑暗。巷口的风依然刮着,带着铁锈味,可地面上的量子粘液纹路、古蟋蟀的痕迹都消失了,像是从未出现过。
我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颈环,又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突然想起了流浪汉(张教授)之前说的话:“它们等了两千年。”我不知道“它们”指的是古蟋蟀,还是“访客”,但我知道,这场跨越两千年的计划,还没有结束——一百年后的时空裂隙,新的“钥匙”和“工具”,还有那些未解开的疑问,都在等着被发现。
9. 古蟋蟀残留的金属碎片与量子粘液的样本
我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回到了刚才的巷口。虽然地面上的量子粘液纹路和古蟋蟀的痕迹已经消失,但我还是想找找有没有残留的证据——毕竟刚才发生的一切太过离奇,我需要一些实物来证明那不是我的幻觉。
蹲在地上,我仔细观察着每一寸地面。巷口的地面是水泥材质,因为常年无人打理,上面布满了裂缝和灰尘。突然,我的指尖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拨开灰尘,发现是一小块银白色的碎片——那是古蟋蟀脱落的金属外壳!
碎片大概有指甲盖大小,表面很光滑,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用指甲刮一下,不会留下痕迹,看起来像是某种高强度合金。我把碎片放进随身的口袋里,继续寻找,很快又找到了几块类似的碎片,还有一些黑色的粉末——应该是古蟋蟀碳化外壳脱落的残留物。
我还在刚才量子粘液纹路出现的地方,用棉签擦拭了一下地面,虽然看不到紫色或绿色的痕迹,但棉签上还是沾到了一些淡淡的荧光物质,在黑暗中能看到微弱的光芒——这应该是量子粘液的残留样本。
拿着这些“证据”,我终于松了口气。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古蟋蟀、铜尺、量子粘液、凝血蛋白的秘密,都是真实存在的。我把碎片和棉签放进密封袋里,决定明天去研究所的实验室,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我想知道,古蟋蟀的金属外壳是什么材质,量子粘液的成分是什么,还有它们和我血液里的凝血蛋白,到底有什么关联。
小主,
回到家,我把密封袋放在桌上,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关于“始皇帝第三次东巡”“四棱錾刻铜尺”“战国古蟋蟀”的资料。网上的资料和我之前在博物馆看到的差不多,说铜尺原品失踪,古蟋蟀只存在于化石中,没有任何关于“访客”“凝血蛋白改造”“时空裂隙”的信息,像是这些内容被刻意从历史记录中删除了。
我又搜索了研究所的“量子粘液泄漏事故”,网上的报道只有一句话:“2072年,某生物研究所发生轻微化学试剂泄漏,无人员伤亡,已妥善处理。”没有任何关于“稳定时空锚点”的描述,看来研究所一直在隐瞒真相。
这时候,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研究所的紧急通知:“所有员工明天无需到岗,研究所进行设备维护,具体到岗时间另行通知。”我看着手机屏幕,心里冷笑——设备维护?恐怕是因为刚才时空裂隙的出现,研究所需要时间处理痕迹吧。
10. 实验室的秘密分析与金属碎片的异常
第二天,我还是去了研究所。虽然通知说无需到岗,但我需要用实验室的设备分析样本。研究所的大门紧闭,门口站着几个穿着黑色防护服的人,看起来像是安保人员。我绕到研究所的后门,那里有一个我之前发现的通风口,足够一个人钻进去。
钻进通风口,里面一片漆黑,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慢慢往前爬。通风口的管道里布满了灰尘,还有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道,看来研究所确实在进行“维护”。爬了大概十分钟,我终于到达了生物实验室的通风口下方,轻轻推开通风口的盖子,跳了进去。
实验室里空无一人,设备都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应急灯亮着,发出微弱的光芒。我走到实验台边,打开电脑,启动了分析设备——质谱仪、显微镜、基因测序仪,这些设备都是我平时常用的,操作起来很熟练。
首先分析的是古蟋蟀的金属外壳碎片。我把碎片放在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后,碎片的结构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碎片的内部不是普通金属的晶体结构,而是类似蜂巢的六边形结构,每个六边形的中心,都有一个微小的光点,像是某种能量核心。
我又用质谱仪分析碎片的成分,结果让我震惊——碎片里竟然含有“锎”元素!锎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极低,通常只存在于核反应堆或陨石中,而且锎的半衰期很短,只有2.6年,可古蟋蟀的金属外壳里,锎元素的含量却很高,而且处于稳定状态,这根本不符合科学规律。
接下来分析的是量子粘液的残留样本。用质谱仪分析后,样本里竟然含有“反物质粒子”!反物质粒子在正常环境下会和正物质粒子湮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量子粘液里的反物质粒子,却被某种力量束缚着,不会和正物质湮灭,反而能形成稳定的纹路——这就是量子粘液能“稳定时空锚点”的原因。
最后,我抽取了自己的一滴血,分析凝血蛋白的结构。和昨天颈环显示的一样,我的凝血蛋白排列模式和古蟋蟀的碳纤维网纱一致,而且在凝血蛋白的分子结构里,我发现了微量的锎元素和反物质粒子——它们和金属外壳、量子粘液里的成分一致!
这时候,实验室的门突然打开了,几个穿着黑色防护服的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武器,对准了我:“放下设备,跟我们走。”我心里一惊,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可我还没弄清楚,这些锎元素、反物质粒子,到底和时空裂隙有什么关系,还有“访客”的真正目的。
11. 黑色防护服人的身份与“访客”的留言
我没有放下设备,而是慢慢后退,手摸向身后的应急按钮——实验室的应急按钮可以启动警报,吸引其他人员的注意。“别乱动!”一个黑色防护服人说,他的声音通过头盔里的扬声器传出,听起来很机械,“我们不是来伤害你的,只是想带你见一个人。”
“见谁?”我问,手依然放在应急按钮上,随时准备按下。“见‘访客’。”黑色防护服人说,“他们一直在等你,等你发现凝血蛋白、金属外壳、量子粘液的关联。”我愣住了——“访客”?他们真的存在?而且一直在等我?
我犹豫了一下,放下了手。黑色防护服人没有再用武器对准我,而是转身说:“跟我们来。”我跟在他们后面,走出了实验室,沿着走廊往前走。走廊里的灯都亮着,墙壁上的屏幕显示着“时空稳定中”的字样,看来刚才的时空裂隙已经被修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