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执玄符定后宫

一、咸阳夜寂,端宁宫惊夜访客

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密不透风地覆盖着咸阳宫。深秋的夜露凝结在宫墙的砖缝间,泛着清冷的潮气,将这座刚刚见证六国归一的帝都笼罩得愈发肃穆。端宁宫在这浓重的夜色中,宛如一座神秘的孤岛,寂静无声。月光如水,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细碎而寒凉的光,那些雕刻着云纹的瓦当在月色中若隐若现,给整个宫殿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宫殿的飞檐翘角雕刻着狰狞的兽首,在月光下投下诡异的影子,仿佛是潜伏的巨兽,蛰伏在暗处,随时准备择人而噬。宫门外的铜鹤香炉余烟袅袅,清淡的檀香混着夜露的湿气,在空气中缓慢弥漫。

宫墙下,巡逻的士兵脚步轻缓得如同狸猫,他们身着玄色铠甲,甲片碰撞间只发出极细微的声响。月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投射在青石板路上,随着步伐缓缓晃动。手中的长枪枪尖偶尔反射出一丝寒芒,划破沉寂的夜色。他们的眼神警惕如鹰,瞳孔中映着宫灯的微光,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然而,在这寂静的深夜,除了他们轻微的脚步声和墙角偶尔传来的蟋蟀鸣唱,再无其他声响。队伍走过端宁宫门前时,领头的校尉刻意放缓了脚步,目光扫过紧闭的宫门,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这座宫殿的主人,虽是近期才入宫的芈姓宗女,却似乎已悄然引起了陛下的关注。

芈玉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细微的响动惊醒,那声音像是窗棂被夜风吹动的轻响,又带着一丝刻意压低的摩擦声。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意识还残留着现代都市的碎片记忆——图书馆里堆积的秦汉史料、电脑屏幕上闪烁的论文光标,转眼便被眼前古色古香的景象取代。房间里弥漫着柔和的月光,透过雕着缠枝莲纹的窗棂,在地面投下繁复的暗影。身下的床榻铺着柔软的蚕丝褥,盖在身上的锦被绣着精致的云鹤纹,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兰草熏香。她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毕竟穿越到秦朝已有三月,她早已习惯了深宫的寂静。正准备再次入睡时,却听到了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步伐均匀,落地有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芈玉心中一惊,瞬间清醒了大半。她迅速坐起身来,拉过锦被紧紧裹住自己。作为现代历史系研究生,她比谁都清楚秦朝后宫的规矩有多森严,深夜绝无妃嫔或宫人随意走动的道理。她的心跳陡然加快,如同擂鼓般撞在胸腔上,一种莫名的紧张和疑惑涌上心头。这么晚了,会是谁呢?是后宫中对她心存忌惮的其他妃嫔,还是陛下身边的内侍传旨?她竖起耳朵,屏住呼吸仔细聆听着外面的动静,那脚步声沉稳有力,不似内侍的轻飘,反倒带着一种帝王特有的威仪。很快,脚步声在她的房门前停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片刻的寂静,仿佛空气都在此刻凝固。

二、始皇驾临,深宫跪地迎圣颜

“娘娘,陛下驾到。”一个太监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语气中带着小心翼翼的恭敬,尾音微微发颤。

芈玉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表情。秦始皇深夜到访?这个念头如同惊雷般在她脑海中炸开。她穿越而来的身份是楚国芈氏旁支宗女,因秦楚联姻而入宫,入宫三月以来,虽偶有侍宴,却从未与这位千古一帝有过单独接触。在她的认知里,秦始皇是史书上那个威严冷峻、多疑寡恩的帝王,深夜造访一介低位份的妃嫔寝宫,简直不合常理。她来不及多想,连忙起身,手指慌乱地整理着略显松散的襦裙,发髻上的玉簪歪斜,她随手用发带匆匆束好,便快步走到门口,撩起裙摆,双膝跪地,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始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房间,玄色龙袍上绣着金线盘龙,龙鳞在月光下若隐若现,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山河压顶的气势。他的身后跟着四个面无表情的太监和两名腰佩长剑的侍卫,侍卫们身着玄甲,目光锐利如刀,扫视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秦始皇的目光在芈玉身上短暂停留,那目光深邃如渊,仿佛能看穿人心,让芈玉浑身一僵,连呼吸都不敢大声。他随即挥了挥手,低沉地吐出一个字:“退。”太监和侍卫们应声退下,轻轻合上房门,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秦始皇和芈玉两人,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迫感。

芈玉感觉到秦始皇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身上,那目光并非轻薄的打量,而是带着审视和探究,仿佛在评估一件稀世珍宝。她的心跳得更快了,后背已渗出细密的冷汗,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垂着头,视线落在地面的青砖上,能看到自己颤抖的影子。她不知道秦始皇深夜到访究竟所为何事,是单纯的心血来潮,还是另有深意?联想到史书上秦始皇一生未立后的记载,以及后宫中暗流涌动的势力争斗,她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疑惑,甚至开始猜测自己是否无意中卷入了什么纷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帝后试探,皇后之位藏玄机

秦始皇缓缓走到房间中央的案几前,案几上摆放着一盏青铜油灯,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将他的轮廓勾勒得愈发冷峻。他抬手示意一旁侍立的宫女奉茶,然后缓缓坐了下来,龙袍的下摆铺展开,占据了大半张坐榻。他的目光依然盯着芈玉,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情,似探究,又似考量。芈玉跪在地上,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指尖紧紧攥着裙摆,指节泛白。房间里的气氛紧张而压抑,仿佛空气都凝固了,只有油灯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

“起来吧。”秦始皇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古钟轰鸣,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着,带着一种天生的帝王威严。

芈玉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动作轻柔缓慢,生怕触怒眼前这位帝王。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指尖的冰凉透过丝绸传来,让她稍微镇定了一些。她偷偷地抬眼瞥了一眼秦始皇,只见他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如同冰封的湖面,让人无法揣摩他的心思。她连忙又低下头,将目光落在自己的鞋尖上,绣着缠枝纹的锦鞋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芈玉,朕深夜前来,是有一事想问你。”秦始皇放下茶杯,杯底与案几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芈玉心中一紧,暗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她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恭敬而沉稳:“陛下但说无妨,臣妾知无不言。”此刻她的脑海中飞速运转,结合自己所知的历史知识,猜测着秦始皇可能提出的问题——是关于朝堂政事,还是后宫争斗?亦或是对她楚国出身的试探?

四、深谋远虑,芈玉巧答安君心

秦始皇微微眯起眼睛,狭长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仿佛能够穿透人心。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问道:“你对皇后之位,有何看法?”

芈玉听到这个问题,心中顿时一惊,瞳孔微微收缩。她万万没有想到,秦始皇竟然会如此直白地询问她对皇后之位的看法。要知道,立后乃是国之大事,关乎朝堂稳定和宗室平衡,历来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而她一个入宫不久、位份不高的宗女,根本没有资格议论此事。她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该如何回答。她清楚地知道,秦始皇多疑的性格,若是回答得过于急切,定会被认为野心勃勃;若是回答得过于退让,又可能被视作胸无大志,甚至引来轻视。这个问题,简直是一道生死攸关的考题。

芈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指尖的颤抖渐渐平息。她抬起头,迎上秦始皇的目光,眼神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和沉稳,没有丝毫慌乱:“陛下,臣妾以为,国本未定,不宜立后。”这句话一出,她明显看到秦始皇的眉峰微微一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继续说道:“如今秦国正值多事之秋,刚灭六国不久,天下初定,六国旧部蠢蠢欲动,民间人心未稳。陛下应以天下为重,先集中精力稳固国本,安抚百姓,整顿朝堂,待四海升平、国基稳固之后,再考虑立后之事也不迟。”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句话都条理分明,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处处以国家大局为先。

秦始皇听了芈玉的回答,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满,但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探究。“哦?你为何会这么认为?”他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后宫之中,诸妃皆盼着后位,就连宗室也多次进言,希望朕早日立后,以安人心。你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怕朕怪罪于你?”

芈玉心中一凛,知道这是秦始皇在考验她的胆识和真心。她再次躬身,语气愈发诚恳:“陛下,臣妾不敢欺瞒。立后乃国之大事,需慎之又慎。如今秦国虽统一六国,但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宗室、功臣、六国旧族皆有各自的考量。此时立后,若所选之人出身某一势力,难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满和争斗,反而动摇国本。臣妾以为,陛下应先选拔贤能,励精图治,待天下安定、民心归服之后,再从后宫之中择一位德才兼备、能母仪天下之人立为皇后,方能服众,也能为陛下分忧。”她的话既点明了当前的局势,又暗暗捧了秦始皇一句,同时表达了自己毫无野心的态度。

五、帝王心思,玄铁符节显器重

秦始皇静静地听着芈玉的解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规律的轻响。油灯的火光在他脸上跳跃,让他的表情显得有些阴晴不定。芈玉的回答确实让他感到意外,他原本以为,这后宫之中的女子,无论表面如何温婉,内心都对皇后之位充满了渴望,尤其是芈玉这般出身楚国宗室、容貌出众的女子,更应如此。却没想到她竟然能从国家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既有见识,又懂得收敛锋芒,这份沉稳和智慧,远超寻常女子。

“你说的也有道理。”秦始皇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朕一统六国,创下千古伟业,自然不愿因立后之事引发内乱。只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变得深邃,“朕的后宫中,妃嫔众多,她们背后各有势力支撑,朕若迟迟不立后,恐怕她们会心生不满,甚至暗中勾结外戚,惹出更多事端。”

小主,

芈玉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是一个进一步表明立场、获取秦始皇信任的好机会。她微微低下头,语气恭敬而得体:“陛下,臣妾以为,陛下乃天下之主,九五之尊,后宫之事,自然由陛下做主。陛下若觉得时机成熟,立后也无妨。只是,陛下在立后之时,应着重考察其德行与品性,立一位德才兼备、贤良淑德、能母仪天下的女子为后。这样的女子,不仅能安抚后宫,更能以身作则,约束外戚,不会因一己之私影响朝堂稳定。”她刻意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人选,也没有为自己辩解,既体现了对秦始皇的绝对尊崇,又隐晦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秦始皇看着芈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意,他缓缓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朕会慎重考虑的。”他的目光在芈玉身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在脑海中。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两人的眼神不时交汇,每一次眼神的碰撞都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较量。芈玉的眼神中始终透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紧张和谨慎,小心翼翼地回答着秦始皇的每一个问题,生怕说错一句话。而秦始皇的眼神则时而锐利如刀,时而深邃如渊,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想法。

秦始皇沉默了片刻,不再提及皇后之位的话题,他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一盏油灯上。灯光摇曳,映照着他冷峻的脸庞,让他的表情显得有些模糊。芈玉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双手垂在身侧,指尖微微蜷缩。她不知道秦始皇在想些什么,心中充满了不安,既期待得到他的信任,又害怕自己的言行举止出现纰漏。房间里再次陷入寂静,只有油灯燃烧的声音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

六、玄符授命,深夜密托藏深意

突然,秦始皇站起身来,动作沉稳而有力。他抬手从腰间的玉带扣上取下一枚物件,轻轻放在桌子上。那是一枚玄铁符节,通体乌黑发亮,仿佛被墨玉浸染过一般,表面刻着繁复而神秘的符文,符文凹槽中似乎残留着淡淡的金色痕迹,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威严的气息。符节呈长条状,一端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首,龙目圆睁,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符节上腾飞而起。

“这枚玄铁符节,朕就交给你了。”秦始皇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芈玉惊讶地看着桌子上的玄铁符节,眼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她虽然入宫不久,但也知道符节在秦朝的重要性,那是帝王授予臣子的信物,象征着权力和信任。尤其是玄铁打造的符节,更是非同寻常,绝非普通妃嫔能够拥有。她抬起头,看着秦始皇,嘴唇微动,正想说些什么,却被秦始皇抬手打断了。

“这枚玄铁符节,是朕的随身信物,非心腹之人绝不授予。”秦始皇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郑重,“持有它,你便可在咸阳宫自由出入,不受宫规限制,甚至可以调动一部分宫廷侍卫,处理后宫中的一些琐事。”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朕把它交给你,是希望你能帮朕做一些事情。”

芈玉心中一惊,瞬间明白了这枚符节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秦始皇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信物交给她,足以说明他对自己的看重。她不敢有丝毫犹豫,连忙双膝跪地,双手接过玄铁符节,符节入手冰凉,带着金属特有的厚重感,上面的符文仿佛在指尖微微发烫。“陛下如此信任臣妾,臣妾定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不负陛下所托。”她的声音坚定而诚恳,眼中充满了决绝。

七、圣驾离去,玉心难平思玄符

秦始皇点了点头,看到芈玉如此识大体,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这是今晚他第一次露出明显的笑意,如同冰雪初融,虽短暂,却足以让整个房间的压抑气氛消散不少。“起来吧。”他说道,语气也温和了些许,“时间不早了,朕也该走了。你好好休息,切记,这符节的用处,朕日后自会告知,在此之前,不可轻易示人,更不可滥用权力。”

“臣妾遵旨。”芈玉恭敬地应道,缓缓站起身来,将玄铁符节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贴身藏好。符节的冰凉透过衣物传来,让她的头脑更加清醒,也让她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沉重。

说完,秦始皇转身向门口走去,龙袍的下摆扫过地面,留下一阵淡淡的龙涎香气息。芈玉连忙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地将他送到门口。门口的太监和侍卫早已等候在外,看到秦始皇出来,纷纷跪地行礼。

“陛下慢走。”芈玉恭敬地说道,垂着头,目送秦始皇离去。

秦始皇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然后在太监和侍卫的簇拥下,转身走入了浓重的夜色中。玄色的身影很快被夜色吞噬,只留下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和晃动的宫灯光影。

芈玉站在门口,望着秦始皇离去的方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夜风吹起她的裙摆,带着深秋的凉意,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她抬手抚摸着怀中的玄铁符节,冰凉的触感让她逐渐冷静下来。她回到房间,反手关上房门,快步走到案几前,将玄铁符节取出,放在灯光下仔细地端详着。玄铁符节在火光的映照下,表面的符文闪烁着微弱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小主,

八、符节秘辛,芈玉潜心探玄机

芈玉拿着玄铁符节,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符文,心中充满了疑惑。她不知道秦始皇交给她这枚玄铁符节究竟有何深意,仅仅是让她帮忙处理后宫琐事,还是另有更重要的使命?她猜测,这可能与秦始皇对皇后之位的考虑有关,或许是想让她暗中观察后宫妃嫔的言行,为立后之事提供参考;也可能与秦国的未来局势有关,让她留意六国旧部在后宫中的动静。无论如何,这枚符节既是信任,也是危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芈玉将玄铁符节视若珍宝,贴身收藏,从未向任何人透露。同时,她也开始对玄铁符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她发现,符节上的符文古朴深奥,绝非秦朝常见的文字,更像是某种上古流传下来的秘文。每当她的指尖触碰符文时,总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暖意,偶尔还会看到符文闪过一丝极淡的金光,仿佛有生命一般。

为了解开符文的秘密,芈玉借着宫中藏书阁的便利,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从《尚书》《周礼》到各种记载上古传说的孤本,她几乎翻遍了所有可能涉及符文的书籍,却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那些古籍中要么没有相关记载,要么只提及零星的传说,语焉不详。

芈玉并没有放弃,她又悄悄询问了宫中的一些老太监和宫女,这些人在宫中服务了数十年,见识颇广。然而,当她隐晦地提及类似符文时,老太监和宫女们要么摇头不知,要么面露惊惧,劝她不要再深究,只说那是“上古神纹,不可妄议”。这让芈玉更加好奇,也更加确定,这枚玄铁符节背后隐藏的秘密绝不简单。

九、后宫暗流,符节初显护主威

芈玉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她渴望揭开玄铁符节背后的秘密。她知道,这个秘密可能会对秦国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也可能会彻底改变她自己的命运。她决定不放弃,继续努力寻找答案,哪怕前方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与此同时,秦始皇深夜造访端宁宫的消息,还是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悄悄传遍了后宫。一时间,后宫之中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打探消息,猜测秦始皇的用意。一些原本就对芈玉心存嫉妒的妃嫔,更是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认为她是想争夺皇后之位,开始暗中给她使绊子。

一日,芈玉按照惯例前往太后宫中请安,路过御花园的九曲回廊时,突然被一名位份较高的李婕妤拦住了去路。李婕妤出身赵国旧族,背后有军功集团支撑,一向在后宫中飞扬跋扈。她看着芈玉,眼神中充满了敌意和轻蔑:“芈妹妹,听说陛下近日时常深夜造访你的端宁宫?不知妹妹究竟有何本事,能让陛下如此青睐?”

芈玉心中一冷,知道对方是来挑衅的。她不动声色地行了一礼:“李婕妤说笑了,陛下只是偶尔与臣妾探讨一些古籍中的学问,并无其他。”

“探讨学问?”李婕妤嗤笑一声,语气尖酸刻薄,“妹妹倒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不过,妹妹可要记住,后宫之中,最重要的是安分守己,有些位置,不是你一个楚国来的孤女能够觊觎的。”她说着,抬手就要去推搡芈玉。

芈玉早有防备,侧身避开。就在这时,她怀中的玄铁符节似乎感受到了她的危险,突然散发出一丝微弱的金光。李婕妤身边的宫女见状,脸色顿时一变,连忙拉住了李婕妤:“婕妤,不可!”她们虽然不知道那金光是什么,但隐约能感觉到一股威严的气息,让她们心生畏惧。

李婕妤也察觉到了异样,看着芈玉怀中隐隐发光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惊疑。芈玉趁机冷声道:“李婕妤,后宫之中,尊卑有序,你如此言行,若被陛下知晓,恐怕不妥。”她故意抬手抚摸了一下怀中的符节,暗示自己有陛下的信物在手。

李婕妤心中一凛,想到秦始皇对芈玉的特殊态度,终究不敢太过放肆,只得悻悻地冷哼一声,带着宫女离开了。看着李婕妤离去的背影,芈玉松了口气,同时也意识到,这枚玄铁符节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似乎还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护她。

十、古籍寻踪,上古秘闻初浮现

经历了御花园的风波后,芈玉更加迫切地想要解开玄铁符节的秘密。她知道,只有真正掌握了符节的力量,才能在危机四伏的后宫中立足,不辜负秦始皇的信任。

她再次前往藏书阁,这一次,她直接找到了掌管藏书阁的老博士。老博士姓伏,是齐鲁之地的饱学之士,对上古文化颇有研究。芈玉向伏博士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伏博士,臣妾近日研读古籍,遇到一些疑难之处,想向博士请教。”

伏博士连忙回礼:“娘娘客气了,有何疑问,尽管说来,老朽知无不言。”

芈玉斟酌了一下措辞,将玄铁符节上的符文大致描绘了出来,问道:“博士可知这种符文出自何处?有何含义?”

小主,

伏博士看着芈玉描绘的符文,眉头渐渐皱起,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娘娘描绘的这种符文,老朽似乎在一本失传已久的上古孤本《归藏》残卷中见过。那残卷中记载,这种符文名为‘龙篆’,是上古黄帝时期流传下来的秘文,蕴含着天地灵气,只有帝王和身负天命之人才能掌控。”

“龙篆?”芈玉心中一动,连忙追问道,“那博士可知,这龙篆符文有何用途?”

伏博士摇了摇头:“那残卷残缺不全,只提及龙篆符文可调动天地之力,号令鬼神,具体用途却并未详细记载。不过,老朽曾听闻一个传说,上古时期,帝王会将龙篆符文刻在符节之上,作为传承天命的信物,持有符节之人,可借助符文的力量,护国安邦。”

芈玉听了,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她终于明白,秦始皇交给她的这枚玄铁符节,绝非普通的信物,而是一件蕴含着上古力量的神器!秦始皇的用意,恐怕也不仅仅是让她处理后宫琐事那么简单。

十一、帝王暗托,六国余孽现踪迹

就在芈玉潜心研究玄铁符节秘密的时候,秦始皇再次深夜造访了端宁宫。这一次,他的神色比上次更加凝重,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陛下,您深夜前来,可是有要事吩咐?”芈玉连忙起身行礼,语气恭敬。

秦始皇点了点头,走到案几前坐下,开门见山地道:“芈玉,朕此次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办。”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近日,朕得到密报,六国旧部暗中勾结,在咸阳城中潜伏了大量死士,企图制造混乱,颠覆大秦统治。他们的行踪十分隐秘,朕的侍卫多次追查,都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芈玉心中一凛,没想到局势竟然如此严峻。她连忙说道:“陛下,不知臣妾能为您做些什么?”

“朕知道你心思缜密,又有玄铁符节在手,可自由出入宫中各处。”秦始皇看着芈玉,眼神中充满了信任,“朕怀疑,六国旧部的眼线已经渗透到了后宫之中,他们可能会利用后宫妃嫔的身份,传递消息,策划阴谋。朕希望你能暗中留意后宫中的异常动静,尤其是那些出身六国旧族的妃嫔,一旦发现线索,立刻用玄铁符节调动侍卫,将其拿下。”

“臣妾遵旨!”芈玉郑重地应道,心中充满了使命感。她知道,这是秦始皇对她的极大信任,也是对她能力的考验。

秦始皇满意地点了点头:“此事事关重大,切记不可声张,以免打草惊蛇。若有任何需要,可直接通过玄铁符节联系朕的贴身侍卫统领。”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铜令牌,递给芈玉,“持此令牌,可与侍卫统领秘密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