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迹从容,开头竟是寻常的问候与叮嘱,让林弈焦灼的心情稍稍平复。
“近日偶得闲暇,推算天时,察觉流云驿东南三千里外,黑风壑深处,似有异动与汝之命格隐隐牵缠。旧物躁动,非吉兆,恐是当年未尽之余波,或引宵小瞩目。”
林弈心中一震,墨衡先生竟连他获得那青鸾残碑线索、乃至对黑风壑东古祭坛产生兴趣都似乎有所预料?这份推演之能,当真深不可测。
而他称其为“未尽之余波”,更显其知情之深。
“世间风波,起于青萍之末,终成滔天之势。玉京之谋,非止于一城一地,其志在重启灾劫,颠倒乾坤。彼辈视皇血为钥,视万民为薪,然天道循环,岂无变数?汝之存在,便是那变数之初。”
文字至此,墨衡的语气依旧平和,却透出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与期望。他没有强迫,只是在陈述,在引导。
“然变数微渺,需精心护持,方能星火燎原。遇事当明心而定,谋而后动。墟荒虽险,亦藏大机缘;人心虽诡,亦有同道者。可留意驿中‘听雨楼’主人,彼或能助汝解惑。”
“修行之道,一张一弛。勿因外务荒废自身砥砺。《崩岳》刚猛,然刚不可久,柔方能远。可尝试将灵识之‘柔’与洞察,融入力量之‘刚’与爆发,或能另辟蹊径。”
“皇血非凡力,中和狂暴,乃其本初,然阴阳互济,方为大道。内火煅灵识,亦是一途,慎思之。”
这番指点,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林弈近日关于灵识化形与力量掌控的困惑,甚至为他指明了将灵识与《崩岳》结合、以内火淬炼灵识的方向!仿佛墨衡就一直在他身边,默默关注着他的每一步成长。
林弈仿佛能看到那位青衫文士,于某处静谧之地,从容写下这些文字,眉眼间带着温和与些许不易察觉的疲惫。
最后,字迹略微加深,速度稍缓:
“前路多艰,然心灯不泯,便可照破山河万朵。无需念我,各行其道,各尽其责。若遇……不可抗之力,可捏碎此符,或能挡得一劫。”
“珍重。”
字迹到此戛然而止,玉符上的光华渐渐敛去,恢复平静。
洞府内寂静无声,只有林弈略显急促的呼吸。他握着那枚尚存余温的玉符,久久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