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仅仅是感知其寒冷与阻碍,他开始尝试理解其能量纹路、它与自身生命本源连接的方式、它汲取能量维持自身稳定的节点。
以苦修士笔记中提到的“心火煅烧法”为灵感,他尝试将阳气真气不再简单地去冲击或包裹,
而是运用阳气与气血模仿“心火煅烧法”,借鉴魔法的理论,想要生成了一个熔炉,煅烧体内的诅咒。
第一次,阳气散逸。第二次,气血被蚀骨之寒吞噬。第三次……
他调整思路,不再追求形态,不断调整,将阳气与气血调和,仿其意象,以内力为引导,精神感应为核心。
终于模拟成一座微型的“熔炉”,以更持久、更精微的方式,缓慢地煅烧、剥离那冰种最外围的能量结构。
过程依旧缓慢而痛苦,但第一次,他看到了主动消除这诅咒的一线可能。
他开始系统性地阅读魔法基础理论的着作。
《基础魔法原理与能量结构解析》为他揭开了西方魔法力量体系的面纱——
如何通过意志、咒文、手势和材料引动、塑造环境中无处不在的能量;《常见魔法学派概述》则展示了不同流派的特点与差异;甚至还有一些卡玛泰姬法师关于维度能量和防护法术的入门论述。
这些知识与他所修的内力体系截然不同。
内力源于自身,炼精化气,强调的是对内在生命能量的开发、积累与控制,由内而外,重在“修己”。
而魔法(尤其是西方魔法)更多是学习和利用外在规则,引动环境或异次元能量,由外而内,重在“御物”。
这种对比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他不再将魔法仅仅视为需要抵抗的诡异攻击,而是开始思考其内在的逻辑与规律。
是否能用内力的精细操控,去模拟某些简单的魔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