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你告诉胡女士,我刚与《明报》的潘总编达成重要合作,现在有一部创新题材的作品,可能对星岛的国际版拓展有帮助。”
前台女子仔细查看了文件,特别是《明报》的公章和潘总编的签名,态度明显变得慎重:“请稍等,我需要请示一下。”
她拨通内线电话,低声用粤语交谈了几句,不时看向郑硕一行人。
挂断电话后,她说道:“请到三号会客室稍候,胡女士的助理会来接待您。”
会客室比《明报》的更加豪华,真皮沙发散发着皮革特有的气味,红木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紫砂茶具。
墙上挂着星岛报系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照片,从纽约的摩天大楼到伦敦的古老街巷,彰显着这家报纸的国际视野。
郑硕静静坐着,四位保镖如雕塑般立在门外,引得路过的工作人员侧目。
约十分钟后,一位穿着精致西装的中年男子快步走进来,金丝眼镜后的眼睛迅速打量着郑硕:
“郑先生?我是胡女士的特别助理周宇明。听说您有一部适合国际版的作品?”
他的语速很快,带着报业人特有的效率感。
郑硕起身握手,察觉对方目光中的审慎:“是的,一部历史穿越题材的小说,我认为很适合星岛正在推进的国际化战略。”
他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力度,恰到好处地回握。
周宇明微微皱眉,眼镜片后的眼睛眯了起来:“穿越题材?这似乎...很新颖。能具体说说吗?”
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自己先在沙发上坐下,双腿交叉,显露出防备姿态。
郑硕简要介绍了《寻秦记》的构思——现代人回到秦朝参与历史进程的故事。
他刻意突出了国际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元素:东西方文化碰撞、历史谜团、古代战争策略。
周宇明听得越来越专注,手指无意识地轻敲膝盖,但最后仍摇头道:
“创意很有趣,但风险很大。我们通常不采用完全没有发表经历的新人作品,特别是这种...实验性题材。”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