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抢先一步

若朱标不曾早逝,若朱雄英未曾夭折,

那大明又怎会仅存续不到三百年?

后人对大明的种种评说,不外乎围绕这两位若仍在世的假设。

若朱标健在,朝局不会大乱;

若朱雄英成长起来,老臣更替也不会如此剧烈,也就不会激出朱元璋晚年的铁血手段。

由此,大明才不至于骤然衰落。待靖难战火熄灭,方慢慢复苏。

但后来又出了个“大明战神”。

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朱涛最瞧不起的便是那位侄孙——大明的某位皇帝。

纵观列祖列宗,皆刚正不屈,一身傲骨,热血男儿。

可偏偏就出了这么一位软骨头,开门迎敌,引敌入关,简直是奇耻大辱。

至于他那侄子朱允炆呢?

开局手握一副好牌,却偏偏启用李景隆这种艹包。

此人号称大明另一战神,实则误国之徒。

若能用徐达之子,何至于让朱棣逍遥法外?

怕是早就被擒回京城了。

但在朱涛眼里,朱允炆也不过是个无能之辈。

削藩就削藩吧,本意也对,确实该削。

可为何非得逼得诸王走投无路?

甚至,连死后的谥号都要用恶字羞辱?

太祖洪武皇帝的儿子湘王朱柏,

年少时与他亲厚,

死后却被赐“戾”为谥,

这才是朱涛最不能接受的。

如此薄情寡义,

岂能担得起皇帝之位?

王朝若交于这等人手中,迟早土崩瓦解。

所以,朱允炆最好还是离朝堂远些,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大明前有两大战神,后又出一位战神,

却还是难逃国运不长、三百年而亡的命运。

这中间出了多少荒唐事?

哪怕朱元璋重生,恐怕也无力回天。

“对了。”

“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