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真实评价

“末将明白!”

“末将愿以性命辅佐将军,扫平外敌,实现国家统一!”

“让我大明百姓傲立于世间!”

张玉心中已激动到无法平静。他深知自己追随的是一位真正的明主,将来必是一位千古少有的帝王,甚至超越洪武皇帝朱元璋。能辅佐如此人物,是他一生之幸!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书省参事知政事胡惟庸,见识高远,才学出众,忠义在心,不惧艰险,节操如松柏,不改初心,今赐剑荣身,望其担当重任,特授中书右丞,散官职如旧,钦此!”

这道圣旨由朱元璋身边的近臣二虎宣读。

声音响彻胡府正厅。

胡惟庸眼中满是欣喜。他等的就是这个职位!

“臣胡惟庸接旨,叩谢皇恩!”

即便已在官场沉浮多年,早在朱元璋未称帝时便已效力,胡惟庸仍难掩脸上的得意神情,恭敬地从二虎手中接过那道金灿灿的圣旨。

“右相大人!”

“陛下已在大明宫设宴,邀请魏国公与信国公赴会。”

“胡相今日便不必前去谢恩了。”

“下官还需回宫复命,就不打扰胡相了。”

二虎朝胡惟庸微微点头,拱手作别,随即带一众侍卫离开。

“哈哈哈!”

“我胡惟庸,终于走到今日这一步!”

“哈哈哈!”

待二虎走远,胡惟庸忍不住开怀大笑,满脸得意,丝毫不顾身旁的家将。而其中一名侍卫,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

“殿下!”

“锦衣卫有紧急消息禀报!”

“陛下今日在大明宫宴请信国公与魏国公。”

“胡惟庸被任命为中书右丞。”

张武身佩绣春刀,走入朱涛书房,抱拳禀报。

“胡惟庸升任中书右丞。”

“嗯。”

“不必轻举妄动,继续潜伏。”

“切记不可暴露身份。”

朱涛神色微变,随后轻轻点头。他清楚,父皇铲除淮西功臣的意志,从未动摇。只是时间似乎比预料中来得更早。眼下是洪武四年,胡惟庸成为右丞比历史提前了两年,而就在今年,李善长也选择了称病辞官。

“属下明白。”

齐王府今日喜气洋洋,唯独书房冷清无人。

“你就是毛骧?”

“毛骐的儿子?”

一身锦绣长袍的朱涛负手而立,目光落在眼前的青年身上。他细细打量一番,眼中浮现出欣赏之意,开口道:“仪表堂堂,果然不凡。孤与陛下将你从大都督府调来齐王府,这个决定看来极好。你现在是什么职务?”

小主,

“回禀殿下。”

“末将毛骧,拱卫司百户,隶属大都督府。”

“家父正是毛骐。”

毛骧虽对调任之事心存疑惑,但他素来以军令为先,只管执行命令。他抱拳向朱涛一礼,神情恭敬。

“嗯。”

“你父亲与我朱家渊源深厚。”

“父皇也常提起毛先生,若非年事已高,那中枢右丞的位子,恐怕也轮不到胡惟庸来坐。”

朱涛目光一闪,心中浮现过往。毛骐是朱元璋在吴王时期的重要谋臣,与李善长并称左右手。虽官位不算极高,但手中权力极重。其实际影响力,在文臣之中仅次于李善长。可惜年岁不饶人,终因不堪重负而辞官归隐。

不过他将儿子毛骧留在了朱元璋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