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张县长的“软肋”,一幅承载着乡愁的古画

陈默的声音不大,在“听雨轩”这间雅致的包房里,却像是一枚被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不是喧哗,而是死寂。

他扶着九爷手腕的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那句“但我对……懂东西的人,很感兴趣”,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划开了饭局上那层温情脉脉、你好我好的表皮,露出了底下暗流涌动的筋骨。

九爷脸上的笑容,像是被冬日寒风吹过的湖面,瞬间凝固了。他那双原本眯成一条缝、满是和气的眼睛,在这一刻微微睁开,浑浊的眼球里,闪过一丝被冒犯的阴鸷,以及一种毒蛇锁定猎物般的审视。

财政局长赵立新刚端起的酒杯停在嘴边,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在陈默和张志强之间来回扫视,充满了惊疑不定。

建设局长孙大鹏更是直接皱起了眉头,他觉得这小子简直是疯了,在县长的场子上,这么跟九爷说话,不是找死是什么?

唯有苏婉,她原本微微低垂的眼帘,缓缓抬起。月光透过落地窗,在她清澈的瞳孔里映出一小片光亮。她看着陈默,那张年轻而平静的脸上,没有丝毫的鲁莽或怯懦,只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笃定。她嘴角的弧度,在无人察觉的角落里,又加深了几分。这个男人,比她想象中还要大胆,还要有趣。

包房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变得粘稠而压抑。

“哈哈哈!好!说得好!”

就在这凝滞的气氛即将崩裂的前一刻,主位上的张志强,忽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

笑声洪亮,充满了力量,瞬间冲散了满屋的尴尬和紧张。

他伸手指了指陈默,又转向脸色僵硬的九爷,笑道:“九爷,你看,我没说错吧?小陈同志这个年轻人,脑子就是活!他不是对东西感兴趣,他是对人感兴趣!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人的唯物主义精神嘛!任何事物,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活动!”

张志强一番话,半开玩笑半定性,轻描淡写地将陈默那句极具挑衅意味的话,拉回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高度。

赵立新等人如梦初醒,连忙跟着附和。

“是啊是啊,陈主任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高屋建瓴,我们这些老脑筋,就是想不到这一层。”

九爷脸上的肌肉松弛下来,也顺着台阶干笑两声:“县长说的是,陈主任是做大事的人,格局跟我们这些捣鼓老物件的,确实不一样。”

他不动声色地抽回自己的手腕,将那张紫檀木名片收了回去,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但陈默的【人情账本】上,关于九爷的数值,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吴久(九爷),对我方好感度:-200(高度警惕,列为潜在威胁)】

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

一场风波,被张志强用笑声化解于无形,但他看向陈默的眼神,却多了一丝真正的探究。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目光再次变得悠远起来,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

“小陈刚才问,这东西贵不贵。其实,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张志强轻轻放下茶杯,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就说那幅《秋山行旅图》吧。”

他又提起了这幅画。

这一次,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连呼吸都放轻了,他们知道,县长要说心里话了。

“不瞒你们说,”张志强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与他身份不符的怅然,“这幅画,对我来说,不只是一幅画,也不只是什么国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窗外的夜色中。

“我的老家,就在这幅画里。”

一句话,让众人皆惊。

“画上那座秋山,那条行旅小径,那几间茅屋,跟我小时候记忆里的老家,一模一样。我父亲是个教书匠,一辈子没什么大志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亲眼看一看这幅据说是描绘了我们家乡风貌的传世名作。他总说,那是我们张家的根。”

张志强的声音很平缓,像是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但那份浸入骨髓的乡愁和遗憾,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