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此人,可谓是文武双全,雄烈过人,乃是一世之杰,堪比黥布、彭越之类的盖世猛将,论及勇武与才略,足以和张飞并驾齐驱。不过,要是比起美髯公您那绝伦逸群的风采与能力,还是稍逊一筹啊。”
关羽看到诸葛亮的这封回信后,心中十分高兴,还特意将信传递给身边的人看,大有向众人宣示自己在集团内特殊地位之意。
可没曾想,不久之后,西线战场又传来了一件足以撼动关羽地位认知的大事。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黄忠在定军山一役中,阵斩了曹军大将夏侯渊。
夏侯渊作为曹操集团西线的重要统帅,他的战死,对曹操集团的军事部署造成了沉重打击,也为刘备集团夺取汉中立下了奇功。同年,刘备晋位汉中王,开始大封群臣,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则为后将军。
论功行赏,这本是天经地义之事,毕竟黄忠凭借定军山的赫赫战功,获得后将军的职位,有其合理性。
但诸葛亮很快就敏锐地意识到,关羽那里恐怕会因此产生情绪。诸葛亮向刘备进言:“黄忠的名望,远远比不上关羽和马超,如今让黄忠与他们并列,同封为四方将军,恐怕关羽会心中不快啊。”
刘备坦然言道:“我自有解决办法。”话语间透着果决,最终还是坚持了最初的人事安排。
实际上,在四方将军的排位里,关羽位居首位,并且刘备还赋予他生杀予夺的大权,赐予其假节钺,这无疑是给予了他极高的权力与尊崇。
从马超事件延伸到黄忠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关羽表面上展现出的傲慢与清高,实则隐藏着深深的焦虑。
回顾他的一生,对刘备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从桃园结义时的誓言,到一路跟随刘备颠沛流离、出生入死,这份忠诚早已融入他的骨血。
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在极力维护着自刘备集团创立以来,自己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地位。这份地位,是他凭借赫赫战功和与刘备的深厚情谊换来的,是他在集团内部权威的象征。
小主,
当蜀汉政权的格局因为新的人才加入和战略调整而出现变化时,关羽内心深处必然会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在他看来,自己在集团中的独特性,似乎正在被逐渐稀释。
那么,要怎样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呢?在关羽的认知里,唯有再立战功,用实实在在的功绩来证明自己无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镇守荆州的他,与在西线参与汉中之战的张飞、黄忠、马超等人不同,张飞他们能够在汉中的战场上奋勇拼杀,获取耀眼的战功,而关羽若要立功,就只能从荆州这片土地入手。
此时的荆州,局势颇为复杂。当曹操入侵汉中时,刘备忧心忡忡,担心益州的安全受到威胁。为了缓和与江东集团的关系,避免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刘备派遣使者与孙权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