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MACD实战:金叉、死叉与背离

掌握了MACD的构成与原理,韩风感觉自己手中握住了一把结构精密的狙击步枪。他清楚地知道每一个部件的名称与功能——DIF是瞄准镜,DEA是标尺,柱状线是测距仪。然而,真正步入战场,他需要的是扣动扳机的准则:何时该果断射击,何时需静待良机,何时又应警惕陷阱。这准则,便是MACD指标最核心的三大实战信号:金叉与死叉,以及被誉为“指标之王皇冠上的明珠”的——背离。

金叉与死叉:基础战术动作的深化

韩风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基础的信号上。他早已从均线系统里了解了金叉(短期线上穿长期线)和死叉(短期线下穿长期线)的概念。但在MACD的语境下,这一对基础信号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层次感。他认识到,MACD的金叉与死叉,根据其发生的位置不同,其可靠性与意义天差地别。

· 零轴之上的金叉:当DIF与DEA在零轴上方发生金叉时,这通常被视为“空中加油”信号。市场本身处于多头格局(位于零轴之上),此次金叉意味着经过短暂的回调整理后,上升动能再次增强,是趋势延续的确认,也是较为可靠的买入信号。韩风在复盘一只长牛股时发现,其主升浪过程中,多次出现零轴上的金叉,每一次都是绝佳的加仓或再次入场点。

· 零轴之下的金叉:当DIF与DEA在零轴下方发生金叉时,其意义则复杂得多。它可能仅仅是下跌途中的一次技术性反弹,如同“死猫跳”,昙花一现后重回跌势。这种信号可靠性较低,贸然跟进风险极大。韩风的模拟盘亏损记录里,就不止一次栽在这种“抄底”操作上。当然,如果金叉发生在长期下跌后的低位,且伴随着明显的底背离(下文详述),则可能演化为趋势反转的起点。

· 零轴之下的死叉:当DIF与DEA在零轴下方发生死叉时,这是“落井下石”的信号。市场本身处于空头格局,此次死叉确认了下跌动能的再次强化,是强烈的看空和卖出信号。

· 零轴之上的死叉:当DIF与DEA在零轴上方发生死叉时,这通常意味着上升动能的暂时衰竭,是上涨趋势中的一次回调警示。它不一定代表趋势反转,但提示持有者应保持警惕,考虑适当减仓或 tightening 止损。

“位置,是赋予信号灵魂的关键。”韩风在笔记中强调。脱离了零轴这个多空分水岭去谈金叉死叉,无疑是刻舟求剑。

背离:洞悉先机的战略预警

如果说金叉死叉是跟随趋势的战术动作,那么“背离”则是试图洞察趋势衰竭、先人一步的战略预警。这是让韩风最为着迷,也认为是最能体现MACD价值的核心功能。

顶背离(Bearish Divergence)通常发生在一轮上升趋势的末期。其表现为:股价(K线)创出新高,然而对应的MACD指标(通常看DIF线或MACD柱状线的高度)却未能同步创出新高,反而形成了更低的高点。

韩风在脑海中推演这背后的市场逻辑:“价格创新高,靠的是最后的惯性冲刺和散户的狂热追涨。但主导市场的大资金(聪明钱)已经开始借机派发,他们的买入力量在减弱,所以推动价格上行的‘动能’(MACD)实际上已经在暗中衰减了。这是一种‘虚高’,是外强中干的表象。”

他立刻在图表上寻找例证。在一只题材股疯狂炒作的尾声,他清晰地看到,股价连续拉出三个涨停板,一个高点比一个高,显得强势无比。然而,下方的MACD指标,其DIF线的高点却一个比一个低,红色柱状线的长度也在急剧萎缩。这是一个教科书式的顶背离。随后,该股在高位放出巨量后,以连续跌停的方式崩塌,将追高者全部活埋。如果当时能识别这个顶背离信号,完全可以在股价最后一个涨停板、市场情绪最狂热时从容离场。

底背离(Bullish Divergence)则发生在一轮下降趋势的末期。其表现为:股价(K线)创出新低,然而对应的MACD指标(DIF线或MACD柱状线的高度)却未能同步创出新低,反而形成了更高的低点。

“这就像是地下涌动的暗流,”韩风思考着,“价格创新低,是源于最后恐慌盘的绝望抛售。但已经有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在暗中吸纳这些带血的筹码,他们的买入行为虽然还不足以立刻扭转趋势,但已经使得下跌的‘动能’(MACD)开始衰竭。这是一种‘假跌’,是黎明前的黑暗。”

他在一只长期阴跌的蓝筹股底部区域看到了完美的底背离。股价持续阴跌,不断创出历史新低,市场一片悲观。但MACD指标的DIF线低点却悄然地一个比一个抬高,绿色柱状线也越来越短。最终,当底背离结构完全形成后,该股迎来了一轮强劲的中级反弹。

柱状线的秘密:动能的微观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