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陆康知道,这样下去,皖城必失,自己年已七十,死不足惜,但满城百姓,年幼的子侄们却不免与城同殉,这是陆康难以承受的。所以他向我发出了请援的书信。
“陆康、孙策、周瑜……”我敲打着书案,心底里算计着。
陆康么,一介儒生,不值一提,但是这个城里却有几个很值一提的人物:
一位是未来东吴的水军大都督,曾让天下闻名的刘备刘玄德折戟沉沙,病逝白帝城的陆逊陆伯言,他是陆康的侄孙,现年11岁,还只是一个小毛孩子;另一位是他的叔叔,陆康的小儿子,年方6岁的陆绩,这个小朋友在孔明过江,舌战群儒的时候被讽刺成一个偷桔子的小贼,但孔明就没说,这个偷桔子的“小贼”偷桔子那年才6岁,而且拿了袁术的桔子,袁术问他为什么要拿的时侯,他并没有张口结舌,而是淡定从容的说,这是要拿回给自己的母亲尝尝。这个故事,在忠孝为立家之本的汉代,是被当神孝顺母亲的小神童来传颂的。而这个陆绩长大之后以清廉闻名于天下,着名的廉石的故事就是从他而来--他在郁林郡为太守,离任之时所带行礼少得连船都压不住,搬了一块大石头来压船。另外两个人是女人,她们不用介绍,只说名字就可以,一名大乔,一名小乔。
在细查了皖城的资料之后,原本对此并没有多少考虑的人,不由得考虑起是不是要出兵。当然,我不是曹操,并没有收藏天下名女人的兴趣,得到蔡琰的我,在女人方面已经心满意足,颇有些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我更感兴趣的是陆逊和陆绩,收藏名将对我的诱惑比收藏美人大得多了。
可是如果当真出兵,就要与小孙策再次正面对上,而且这回还多了一个周瑜,这个能把曹操百万大军弄得灰飞烟灭的家伙,颇有些逆天的特性。我眼下的兵力,比起赤壁时的曹操可是弱得太多了。
我自失的笑了一下,才和曹操大战过一场的我,似乎也不该对这两个人产生什么畏惧心理,这两个人难道比曹操和吕布还强么?当然答案是否定的,这两个人无论兵力还是将领,都无法与曹吕二人相比,但是,孙策用兵本事之强,是众所周知的,整个三国时代,他是唯一一个让曹操发出狮儿不可争锋的感叹的人,除他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得到这种赞扬。
小主,
他们并没有触范到我的利益,我出兵就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我派得人少了,若被他打败,那就丢大人了;派得人多了,影响了我北面的防线,就更加的不值。由于恐惧着曹操和吕布,我现在连拓展领地的事情都放弃了,若因为救援别人的事情而影响了豫州的安全,那就不是面子的事情,而是生存的事情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借力打力,既然陆康能防住孙策两年的时间,那么我只要象征性的做些工作,让陆康领我这份人情就算了。
于是,在某种恶趣味的指引下,我把东吴另一位水军大都督,才到我身边不久的小吕蒙派过去了。如果周瑜再能找出鲁肃来,那么东吴四位大都督就可以围成一桌打麻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