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也不对,他在思念金莲的同时,也在思念另一个问题!
这竹竿为什么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西门庆开始思考:
第一步:竹竿为什么会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也不是横着走?肯定有某种“力”在拉着它,这个力来自哪里?
第二步:如果把竹竿举得更高,比如举到山顶,这个力还会存在吗?再往高处,比如到月球那么远,地球的这个“拉力”会不会依然存在,只是变小了?
第三步:如果地球对月球也有这种“拉力”,那是不是这个力“拉住”了月球,让它不会飞出去,只能绕着地球转?
同理,太阳对行星也有类似的“拉力”,才让行星绕太阳运行?
西门庆没有停留在猜想,而是通过数学计算验证:
地球对竹竿的“重力”、对月球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本质是同一种力。
且这种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西门庆竟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彻底打破了“地面力学”和“天体力学”的界限,解释了天地间万物的运行规律。
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你英国牛顿比我晚发现500多年,要不是我的风流韵事,将这件事情埋没的话,也不会让你小子青史留名啊!
西门庆第一次发现物理的奇妙之处,这可比药材生意好多了!于是开始痴迷研究,连几房小妾都不管不顾了!
这地球对苹果有引力,我对我的小妾有引力,这金莲对我也有引力,这个力好神奇,值得去研究一番!
由此及彼,西门庆开始了发散思维…
推桌子才会动,不推就慢慢停下;扔石头时,用的力越大,石头飞得越远。
马车拉货物,货物会跟着马车走,突然刹车货物会往前倾。
他疑惑: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到底由什么决定?“力”在其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针对“物体为何会动或者停”,他通过实验发现:小球在光滑平面上能滚得更远,若完全没有阻力,小球会一直匀速运动。
由此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传统观点,推导出西门庆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