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老朱,你这招太狠了,我军心一乱,好多人都投降你了。”
朱祁镇:“陈友谅,你这输得有点惨哦。”
陈友谅:“你少在这笑话我,要不是最后我突围的时候中了箭,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
朱聿键:“唉,不管咋说,这鄱阳湖一战也算是历史上的大事儿,影响可不小。”
朱棣:“总结一下鄱阳湖水战,这场仗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到十月三日结束,打了三十六天。咱们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优势,用火攻陈军,最后赢了,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朱元璋:“1364年,也就是至正二十四年元旦,百官们推举我为吴王,建立了各种官署,还是用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命令。
因为在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就已经自立为吴王了,所以历史上把张士诚那边叫东吴,我这边叫西吴。
同年三月,我又到武昌督战攻城,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最后出城投降。吞并了陈友谅后,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陈友谅:“啥?我儿投降了?”
朱元璋:“友谅,你儿子也是明白事理,知道再抵抗下去也没啥好结果。”
陈友谅:“唉,我这一世英名,没想到最后我儿子居然投降了,这脸可丢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由检:“陈友谅,看来你这‘汉’家大业到你儿子这儿就彻底玩完了。”
陈友谅:“朱由检,你别笑话我,你自己最后不也没守住大明江山。”
马秀英:“好了,别吵了,@陈友谅 你的故事说完了,要不要留下来接着听听故事?”
陈友谅:“收费不?收费我可就不听了。”
朱元璋:“好歹你曾经是我的强劲对手,不收你费。”
陈友谅:“那行,我就留下来瞧瞧老朱家这些奇葩。”
朱棣:“@所有人 以后都规矩点,别让陈友谅看笑话。”
陈友谅:“@朱元璋 老朱,我儿子陈理后来咋样了?”
朱元璋:“陈理投降后,我也没为难他,封他做归德侯,好吃好喝地供着。”
陈友谅:“哼,算老朱你还有点良心,没对我儿子下手。就他那性子,要是再被人欺负,估计也就只能忍气吞声。”
朱祁镇:“欸,陈理当这归德侯,日子过得咋样啊?”
朱元璋:“刚开始还行,后来,他就不安分了,整天在府里发牢骚,说些对我大明不满的话。”
陈友谅:“这小子,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咋生了这么个没脑子的玩意儿,发牢骚能解决啥问题?”
朱棣:“要不是看在陈友谅你的份上,就凭他这言行,早就严惩了。”
陈友谅:“得了吧,朱棣,少在这假惺惺。@朱元璋 老朱,那后来咋处置他的?”
朱元璋:“我也不想把事儿做太绝,就把他送到高丽去了。”
朱厚照:“哇塞,送去泡菜国啦,这陈理也算是出国‘留学’了吧。”
朱祁钰:“留学?”
陈友谅:“啥?跟朱祁镇一样留学了?留学就留学,老朱你咋把他放泡菜国,泡菜哪有牛羊肉好吃。”
朱元璋:“泡菜咋不好了,我还吃过珍珠翡翠白玉汤呢。”
马秀英:“好了,今天聊得够多了,明天接着聊。”
秦良玉:“今天太精彩了,我都没咋发言,一直在静静听。”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啷个样,就等下一章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