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弘治皇帝朱佑樘(2)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2)

秦良玉:“快出来听故事喽!”

朱由校:“听故事需要小板凳吗?”

朱厚照:“不需要。”

朱由校:“蹲着脚会麻的。”

朱雄英:“你是四叔家的奇葩木匠皇帝天启吧?做木工活都这么认真,还不如把心思放治国上。”

朱由校:“我要是把心思放在治国上,能让我皇弟由检继位?”

朱由检:“皇兄,你以为我愿意啊?我接手的时候,已经是烂摊子了。”

朱元璋:“@朱由校 你纯粹歪理!我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岂能是让你做木工活的?”

朱佑樘:“好了,大家消消气。我和崇祯一样,接手的也是烂摊子,不过我比崇祯要好得多。”

秦良玉:“弘治皇上接着说吧。”

朱厚照:“就是,爸爸您快说吧。”

朱佑樘:“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病死,爸爸也因悲伤过度在八月去世。我以皇太子的身份在九月壬寅日继位,当时十八岁。

次年改年号为弘治,不过,爸爸留给我的,是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在这个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疮百孔的舞台上,我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力挽狂澜,让大明得到了中兴,这就是弘治中兴。”

朱厚熜:“然而堂兄接手后,把这局面玩得不成样子。”

朱厚照:“你闭嘴!堂弟你嘉靖朝也没好到哪里去,南倭北虏忘了?”

秦良玉:“都别吵了,有啥好吵的。”

朱雄英:“十八岁就当皇帝,还要收拾烂摊子,弘治也太厉害了吧!”

朱元璋:“总算有个靠谱的!十八岁能稳住局面,还搞出中兴,没给朱家丢脸。比某些当皇帝还惦记刨木头的强。”

朱棣:“接手烂摊子最见真本事!当年我靖难后也得收拾建文侄儿的烂账,知道这有多难。佑樘能做到中兴,够格当朱家子孙。”

秦良玉:“宽容加勤奋,这才是治国正道!朝政紊乱的时候,最需要这种沉得住气的皇帝——比光喊口号不干事的强多了。”

朱高煦:“收拾烂摊子就得狠点!要是我,先把那些捣乱的大臣揍一顿再说!不过佑樘能让江山中兴,也算有两把刷子。”

朱厚熜:“弘治中兴确实不错,但堂兄后来……”

朱厚照:“闭嘴!爷爷当年把你爸兴王封得多安稳,没我爸打下的基础,你能安心炼丹?”

海瑞:“弘治皇上以十八岁之龄,承千疮百孔之局,能以宽容勤奋致中兴,实乃圣明。减免赋税、整顿吏治,皆为利民之举——可称贤君。”

戚继光:“国家就像军队,底子再差,只要将帅得法就能重整旗鼓。弘治中兴靠的就是章法,比某些朝令夕改的强。”

朱佑樘:“都是大臣们帮衬,像刘大夏、王恕这些老臣,比我有经验。我就是少睡点觉,多批点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