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顺水推舟

说到此处,王家彦的声音越来越小,想起自己手下只有两千兵马,他无奈的重新坐回位置。

他是典型的忠明之臣,有此反应,也在陈墨意料之内。

李岩的反应则冷静的多,他走到沙盘前,手指在应天的位置划过。

“此事恐怕没这么简单,福王监国,背后必然是马士英和东林党的政治博弈,他们这种行为,明面上是延续大明国祚,实际上,不过是瓜分权利,为自己牟利!”

说到此处,李岩顿了顿。

小主,

“若是我们此时贸然南下,必然被他们污蔑为京师伪朝,那么他们便可名正言顺的号令南方各股势力,与我们开战。”

李岩担心内战会让百姓遭殃,反而让他人得利,这与陈墨的理念不谋而合。

陈墨听完二人的话,点点头。

王家彦主张的是大义和军心,而李岩考虑更多的是战略和民心。

他走到沙盘前,看着京城附近的地图。

“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我们现在最缺的,是根基!”

“京城虽为帝都,但属四战之地,无险可守,缺乏粮草,一旦李自成败退,清军南下,或是南方明军组成联军北上,我们就被困死在这里!”

陈墨的手指,在沙盘上画了一个圈,圈住了京畿、津门、以及山东半岛。

“所以,我认为,我们下一步主要的战略布局,一是修生养息,发展民生,二是夺取山东!”

目前,是夺取的最佳时机!

李自成主力西撤,忙于和清军纠缠,南明政权还未完全建立,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无法形成有效的北伐力量。

山东半岛,此刻,正处于权力真空的时期!

目前那里的势力盘踞,不管是明朝降将,地方武装,还是起义军,皆是军纪败坏,一盘散沙。

只需崇祯一道剿匪安民的圣旨,即可打破南明正统性,又可名正言顺的发兵。

一旦占领,就等于控制了京杭大运河北段和渤海出海口,漕运的恢复将彻底解决京城的粮草危机。

山东的地理位置,向西可支援京城,向南直逼江淮,进可攻,退可守,亦可彻底摆脱被困京城的窘境。

陈墨的分析,让二人眼前一亮,但王家彦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目前京城的兵力,一共才三万多,而守住山东,预计需要五万兵力。

“占领固然是目前最佳选择,可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怕是攻得下,守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