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一文邸报惊天下 新政如风入万家

报纸所到之处,如同在沉寂千年的湖面上投下了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地方的豪强胥吏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压力!他们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欺上瞒下,曲解政令,从中渔利!因为每一个泥腿子手里,都可能握着一份写着真相的报纸!每一个百姓,都知道了自己应有的权利和朝廷真正的意图!

与此同时,长安城乃至各州县的酒肆茶楼里,说书先生们也拿到了报纸。他们迅速将枯燥的政令,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故事。

“话说当今圣上,真乃尧舜再世!眼见百姓困苦,龙心不忍,与那秦王殿下,定下了六条安邦定国的妙计!头一条,便是那‘摊丁入亩’!这可是专治那些田连阡陌却赋税轻巧的豪强!…”

“列位看官可知那龙首原神粮?嘿!那土豆炖肉,香飘十里!那红薯烤来,甜如蜜糖!亩产数千斤,从此我大唐再无饥馑之忧啊!”

“修路!一天十文!三顿饱饭!这可是陛下给咱穷苦人的活路啊!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先生们口沫横飞,将新政的好处描绘得淋漓尽致,极大地促进了新政在民间的传播和接受度。

甚至许多已经加入大唐商会的商贾,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和“表现”的机会。他们主动出资,大量购买报纸,在自家的店铺、工坊门口免费派发,并向雇工和顾客宣讲,既讨好了朝廷,也做了活广告。

一文钱,一张纸。

却仿佛拥有千钧之力,彻底打破了几千年来信息被垄断、被曲解的壁垒!

它让深宫中的皇帝,第一次真正将自己的意志,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它让底层的百姓,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国家的方向和自己的希望。

它也让所有试图对抗历史车轮的腐朽力量,暴露在了阳光之下,无所遁形!

《大唐报》的发行,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吹散了笼罩在帝国上空的迷雾,将魏征、秦战、尉迟恭正在地方艰难推行的新政,瞬间注入了磅礴的民心动力!

大唐的变革,从此不再是顶层的设计和少数人的奔波,它真正成为了一场…席卷天下的洪流。

皇宫两仪殿内,李世民拿着一份还散发着墨香的《大唐报》,看着窗外长安城万家灯火,心潮澎湃。他对身旁的秦哲感慨道:“秦兄,此物…真乃国之神器也!一字千金,莫过于此!”

秦哲笑了笑,抿了一口茶:“老李,这才刚开始。等以后报纸多了,内容丰富了,那才叫好玩呢。舆论的阵地,咱们不占,敌人就会占。现在,咱们先把说话的声音,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贞观二年的这个春天,因这一文钱的报纸,而变得格外不同。帝国的肌理,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