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市政府常务会议

第二,要规划配套社区服务用房,面积不少于 800 平方米,建成后移交属地街道办事处,供社区开展便民服务使用。” 叶怀民逐条说明,语气坚定。

停顿了一下,继续补充:“第三,地块内必须配套建设一座小型农贸市场,保障周边居民生活需求;

同时要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这些公共设施建成后全部移交给市政部门负责后续运营维护。

除此之外,其他必要的公共配套设施也必须无偿配齐,不能有遗漏。”

最后强调:“还要注重绿色建筑质量,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同时要求中标企业承诺长期售后服务,

确保项目交付后各类设施正常运行,避免出现‘建而不管’的问题。”

李星海一边快速记录,一边心头豁然开朗,瞬间领会了叶怀民的深层用意 ,

这些新增要求看似是完善民生配套,实则是为本地国企倾斜。

民营企业大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类无偿配套设施不仅占用资金和土地,后续还需与多个政府部门对接移交,流程繁琐且无直接收益,绝大多数民企都会望而却步;

而白云集团作为本土国企,本身就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与政府部门协作、落实公益配套方面有天然优势,

这些要求对他们而言不仅不算负担,反而能成为竞争中的加分项。

想通这一点,李星海立刻语气肯定地回应:“好的,叶市长!

您提的这些要求都符合城市建设和民生需求,我回去后立刻组织团队,把这些内容详细写进规划条件文件里,明确标注为硬性要求,确保中标企业严格执行。”

“嗯,务必落实到位,这些配套设施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民生价值和城市形象,不能打任何折扣。” 叶怀民叮嘱道,

“修改后的规划条件要在一周内完成,同步纳入基础指标图,确保不影响后续审议流程。”

“请叶市长放心,一定按时完成!” 李星海郑重承诺,随后收起文件,起身告辞。

叶怀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心中暗道:这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能给出的最大支持了,剩下的就要看白云集团自己的实力,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