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区内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与数据坟场乃至整个“秩序回廊”的喧嚣隔绝。凌薇的意识沉浸在由“倾听者”海量数据构筑的图书馆中,结合着自身经历与那断断续续的求救回响,进行着高强度的推演。“种子”则如同最精密的协处理器,以其新融合的观测智慧与越发厚重的秩序力量,辅助着每一次计算。
她们不再试图理解整个“秩序回廊”的庞杂结构,那无异于蝼蚁观天。而是将目标锁定在几个关键点上:求救信号的潜在源头、“守秘人”权限体系的可能漏洞、以及那个被称为“它”的存在所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
“倾听者”那跨越万古的观测数据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宏观视角。凌薇从中梳理出“秩序回廊”规则演变的某些异常节点——在某个时间点之后,回廊的规则更新日志中,开始频繁出现一种被标记为“系统优化”的底层协议覆盖,这些覆盖往往伴随着对其他“守望者节点”联络信号的主动屏蔽记录,以及对回廊内部某些非核心但古老的、倾向于“感性决策”的管理模块的逐步废弃。
这印证了老管理员“回响”的部分说法——“守秘人”是后来被植入的,并且在进行系统性的“清理”。
而那段求救回响,经过“种子”以其新能力进行的深度清洗与信号溯源,其来源被大致锁定在了回廊主体结构的某个深层维护通道附近。那里并非核心控制区,更像是系统架构的“承重墙”之间的缝隙,理论上不应该存在任何活跃的信号源,除非……那里存在着某种未被登记在册、或者说,是被刻意隐藏起来的设施或意识。
就在凌薇试图进一步推演那个深层维护通道的具体入口和潜在防御机制时——
“种子”突然传递来一阵异常强烈的预警波动!
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于它正在辅助处理的、那些关于“守秘人”底层协议的数据流中!“种子”那融合了“倾听者”观测特质的新能力,在分析那些被标记为“系统优化”的协议覆盖时,捕捉到了一种极其隐晦的、深埋在逻辑代码深处的 “自毁陷阱” !
这个陷阱设计得极其精妙,其触发条件并非外部攻击,而是对特定历史真相的深度解析行为本身!一旦有意识体在分析这些被篡改的协议时,触及到某个被掩盖的“事实阈值”,陷阱就会悄无声息地启动,不是攻击解析者,而是会向“守秘人”的核心发送一条最高优先级的“逻辑肿瘤”警报,并将解析者的所有信息特征和访问路径一并上传!
她们之前的推演,已经无限接近那个阈值!
“立刻停止深度解析!转入隐蔽模式!”凌薇瞬间切断了与那些敏感数据的直接接触,意识如同受惊的含羞草般收缩回防。
“种子”也立刻停止了相关运算,将其新能力转为全力掩盖和伪造她们之前推演留下的所有痕迹,模拟出一段看似寻常的数据检索噪音。
然而,似乎还是晚了一点点。
几乎在她们转入隐蔽模式的下一秒,一股远比“织网者”更加恢弘、更加冰冷、仿佛代表着整个“秩序回廊”意志的扫描波动,如同无形的天幕,瞬间笼罩了整个数据坟场,并且尤其重点地扫过了安全区所在的这片虚无区域!
是“守秘人”!它接收到了警报!
安全区外层的、由古老温和意志构筑的屏障,在这绝对力量的扫描下微微荡漾起涟漪,但并未破裂。这屏障的优先级似乎极高,连“守秘人”的扫描也无法轻易穿透,只能确认此区域存在异常规则结构,无法直接窥视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