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复生先来到工艺美术商场,他打算给那个二十四节气的折扇配一个扇盒,本来他是打算直接把扇子直送给林董的,可是柳七娘却说:那有郎君这样送礼的?你送的礼再好,没有包装,人家也看不上眼。
王复生有一个好处,就是听劝,他想了想,觉得自己的鬼婆娘说的对,就打算给扇子搭一个盒子,于是,他来到了工艺美术商场,商场里面根本没有客人,只有两个售货员大姐在柜台后面玩手机。看到他进来了,也只是看了一眼,没再理他。
这家工艺美术商场在二三十年前,那是相当的热闹,当时在那里都能买到当代名家的字画,随着岁月的变迁,工艺美术商场就和附近和国货和新华书店一样,完犊子了。也没完全完,起码人家是国企,四层楼还属于工艺美术。
王复生推开工艺美术商场的玻璃门,冷气扑面而来。两个穿着蓝工装的售货员大姐窝在柜台后面,一个在刷短视频,外放的声音刺耳得很;另一个正用手机玩消消乐,头都没抬一下。
大姐,麻烦问下。王复生凑近柜台,手指在玻璃台面上敲了敲,有装折扇的盒子吗?
刷短视频的大姐这才抬眼,一脸茫然:啥盒子?
就是装这种折扇的。王复生比划了个开合的动作,木头的,讲究点的...
现在谁还用那个啊!大姐撇撇嘴,转头对同事说,哎,张姐,咱这儿有扇子盒吗?
玩消消乐的张姐头也不抬:装扇子还用盒子?拿个塑料袋不就得了!
王复生嘴角抽了抽,强挤出个笑脸:那行,谢谢啊。
走出商场,他摸出根烟点上,心里直嘀咕:这国营店真是完犊子了,连扇盒都不知道是啥。抬头看了眼商场门头工艺美术四个褪色的大字,摇摇头走了。
——
昌乐路文化市场倒是热闹些。王复生挨家挨户地问,大多数店主一听就摆手:
扇盒?早不卖那玩意儿了!
现在都直接挂墙上,谁还装盒啊!
您去古董市场看看吧...
走到市场最里头,有家叫文雅阁的小店。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瘦高个,正戴着老花镜修一把紫砂壶。
老板,有装折扇的盒子吗?王复生已经不抱希望了。
没想到老板放下壶,推了推眼镜:要什么材质的?
王复生眼睛一亮:有好点的吗?送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