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冬!
长孙无忌、侯君集、刘洎一同回京,一时间朝野震荡。
看着宵禁解除后陆续回京的军队,长安城中的百姓才想起已经近两个月悄无声息的关中。
无人知道发生了,只知道经历此事,长孙无忌升至赵国公,侯君集升至吏部尚书。
至于刘洎则是踏入了三品之列,所有人都觉得是刘洎沾了长孙无忌的光。
一时间朝中暗悔没有前往关中的官员不计其数。
封官过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宴请长孙无忌前往立政殿一同用膳。
李世民抬起酒杯与长孙无忌共饮,笑道:
“辅机,关中处理的可算妥善?五姓七望没有再搞出什么幺蛾子吧?”
长孙无忌暗叹一声,笑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刘洎确为大才。”
李世民轻咦,不解道:“可这一切不都是你做的吗?”
李世民和百官一样,都觉得刘洎此次是沾了长孙无忌的光。
长孙无忌叹气道:“非也,老臣只是被推到了台面上罢了,一切都是这刘洎做的。”
李世民当即问道:“你且说说,刘洎是如何胁迫五姓七望妥协的。”
此事他已经疑惑了很久,无人员伤亡,也未曾听闻爆发什么冲突,关中地区的事情又是如何妥善处理的。
“围城,断粮。”
“围城?”
李世民不解的望向了长孙无忌,等待下文。
“刘洎不知从何得知五姓七望,七家家主进入荥阳郑氏祖宅,直接命人围了外城,不仅如此,还截断了流向城内的所有河流。
然后命人在城外叫阵,扬言让荥阳郑氏之人打开城门出来受死。”
长孙无忌再饮一口烈酒,接着言道:
“老臣生平也从未见过这般无耻之人,命人从城外封死了城门,叫嚣着荥阳郑氏敢做不敢认。让他们出城领死。”
李世民顿时蹙眉,打断道:“城门都是内开的,如何从外部封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