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如盲人临渊。

而远在阳狱的赵天成,绝不会想到,他那些关于“对外贸易”和“经济捆绑”的随口之言,竟如此之快地催生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官方探索。

阳狱深处,油灯昏黄的光晕勉强驱散一角黑暗,将李由和蒙海脸上那挥之不去的忧虑与茫然照得清晰无比。

扶苏站在门边,稍作停顿,也转身加入了他们。

三人相对无言,空气中弥漫着沉甸甸的压抑。

方才得到那“出使匈奴、西探西域”的旨意,如同巨石投入心湖,激起的不是建功立业的豪情,而是深不见底的惶恐和无所适从。

蒙海率先打破了沉寂,他粗犷的脸上眉头拧成了疙瘩,瓮声瓮气地低语,仿佛怕惊扰了这死寂。

“李大人,公子……我……我这心里直打鼓。打仗冲锋俺不怕,可这出使……跟那些言语不通、性子如狼的胡人打交道?还要去那比天边还远的西域?我还没有听够先生的高论呢!”

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暴露出内心的不情愿。

李由的脸色同样苍白,他这位习惯在律令条文间寻求依据的廷尉右监,此刻只觉得脚下踩着的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虚无的流沙。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用惯常的理性压制住翻腾的情绪,声音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蒙都尉所言,亦是在下之忧。陛下……陛下为何将此等关乎邦交、远逾边情的重任,付于我等?下官一介文法之吏,于此道实是……实是心中无底,如盲人临渊。”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洗得发白的深衣下摆,流露出与平日冷静判若两人的无措。

扶苏看着两人,他心中的波澜并不比他们少。

作为长公子,他更清楚这道旨意的分量和背后的风险。

他清朗的声音此刻也带着一丝沉重:“父皇志在开源,缓我内困。此策若成,或可解民倒悬,固我疆域。然……正如二位所言,前路艰险,步步杀机。匈奴性情,西域虚实,我等所知,确实太过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