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时难以接受

就在刘一非不知该如何回应时,一个穿着成熟的男人走了过来。

“您好,孙祺先生是吗?韩总请您过去一趟。”

语气诚恳,态度从容,让人难以拒绝。

孙祺认出来了,这是首映那天跟着韩三屏一起来的两位秘书之一。

“好的。”

说完,他站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还回头朝刘一非使了个眼神,表示“我先过去了”。

男人一边带路,一边自我介绍。

“孙先生您好,我姓王,叫王博,是韩总的秘书,现任中影集团办公室副主任。”

孙祺连忙握手。

“王主任,幸会幸会。

您比我年长,叫我小祺就行,‘先生’这个词可不敢当。”

两人低声交谈着穿过人群,来到宴会厅最前面——那里是各位业内大佬所在的位置。

“韩总,人带来了。”王秘书接着为孙祺介绍:“这位是华艺的王总,这位是博纳的于总,这位是光线的刘经理。”

除了华艺的王宗磊,孙祺对其他几位只是听说过,不认识。

但他心里清楚,眼前这几家公司基本上代表了华夏影视圈的顶尖力量。

“韩总好,王总好,于总好,刘经理好。”

韩三屏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王宗磊表现得非常热情,亲切地拍了拍孙祺的肩膀,像个江湖大哥一样。

“啧啧,这小伙子真是仪表堂堂,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孙祺谦虚地笑了笑:“谢谢王总。”

两人看起来毫无芥蒂,谁也看不出之前有过什么矛盾。

博纳的于栋带着几分文雅气质。

“不错不错,这是北影未来的中坚力量。”

于栋也是从帝都电影学院毕业的,提到北影再合适不过。

几位老总都不吝夸奖,但都是些客套话,没有实质性内容。

在这些大佬眼中,一次成功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谁都会有走运的时候。

但如果孙祺再推出新项目,只要剧本和演员合适,这些人多半会想办法投点钱。

电影圈一直流传着一句话:

“永远跟成功的人走,直到他失败。”

已经成功过一次的孙祺,自然值得他们投资。

当然,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就免谈了——除非孙祺愿意签约加入他们的公司。

孙祺头脑清楚,签约是不可能的。

他明白,这是韩三屏特意为他安排的一次机会,让他接触业内的重要人物。

今后要在华夏影视圈发展,难免要与这些人打交道。

见一面、说几句,也算是建立了一层关系。

这份关系看似不大,但背后是韩三屏和中影的面子,大家多少都会给点面子。

当然,韩三屏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

孙祺为中影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那些年》上映十天,票房已突破五千万。

即使之后会受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影响,下映前预计仍能拿到六千万票房。

扣除税费后,实际收入预计超过五千五百万。

中影的发行分成占15%,相当于没做什么事,仅凭渠道就净赚至少八百五十万。

这个数字,在中影全年发行影片中已能排进前列。

所以说,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关照。

看着孙祺与几位重要人物交谈,一旁的刘小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短短一年前,这个年轻人还只是《神雕侠侣》剧组的一个小配角。

如今却已能站在华夏影视圈高层人物身边——哪怕只是陪衬。

但就是这个陪衬的位置,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刘小丽开始对孙祺刮目相看。

孙祺在宴会厅前方陪着,而刘一非则仍在后方休息区。

但她并不孤单,不时有人来与她认识。

娱乐圈等级分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在刘一非看来只是普通的社交,但在许多人眼里,能与她建立关系,已是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