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节奏必须加快。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简单说一下更新的事,不是老熊不努力,写稿速度确实需要慢慢提升。
现在效率不高,老熊正在努力提高。
虽然每天只更新一章,但字数其实足够,只是没有分章节。
剧情是连贯的,只是不太会起章节名。
老熊在攒稿,争取月底多更几章。
西山大桥
深夜,《无名之辈》剧组现场,各种灯光与大桥彩灯交织,将拍摄区域照得如同白昼。
然而原本应该有序的现场,此刻却人声鼎沸,人群聚集在一起,显得非常混乱。
“导演,这样不行,人太多太杂,不好调度,而且都是普通群众演员和本地公安,没有拍摄经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齐说完,小心翼翼地看了旁边夹着烟的杨帆一眼。
杨帆吐出一口烟,表情纠结地劝孙祺:
“小祺,这已经是第三天了,一个镜头都没拍完,要不我们把场面简化一点吧。”
孙祺低着头,反复观看刚才拍摄的画面。
太乱了,让人眼花缭乱,根本找不到重点。
全片最后的西山大桥戏是整部电影的**,多条故事线的人物都将在此汇聚:
-独自找枪、以为找回枪就能恢复警察身份的马先勇;
-想改变生活却误入歧途、因大头抢劫被警方用作诱饵的少女真真;
-只想赚点钱回家盖房娶媳妇、被真真约来的劫匪大头;
-决心做“大事”、担心发小落入陷阱而跟来的劫匪眼镜;
-为躲债也为儿子和名誉选择面对债主的老板高明;
-为父背债、冲动维护父亲名誉的少年高翔;
-与父决裂、为爱情陪伴高翔的叛逆少女马依依。
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会出现在这场戏中,还有追捕的警察、**、高翔的同学、路人等,场面涉及数百人。
这不像战争戏那样动作统一、目标明确——那种戏只要安排好路线和特写动作,其他人只是背景。
而这场戏人物众多、动机复杂,调度难度极大。
孙祺选择的这场戏非常难,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戏份,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环环相扣。
比如,男主角马先勇看到劫匪会有什么反应?警察见到劫匪又会如何应对?同时还要处理**分子与学生之间的冲突。
马先勇遇到自己女儿时又会怎么做……这些情节交织在一起,极为复杂。
如何将剧本中的文字用镜头表现出来,是个棘手的问题。
即便有分镜头脚本,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分镜头更多是表现画面、场景和人物,但那是静态的,而电影是动态的,人物与各方势力之间的互动很难完全呈现。
正因为这些困难,《无名之辈》剧组已经连续熬了三个通宵,却依然没有进展。
孙祺之前试过不少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老齐和杨帆也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三人一起讨论也没有得出结果。
为了控制成本,杨帆建议孙祺简化场面。
但孙祺不愿意。
这段戏是整部影片的核心,也是《无名之辈》片名的意义所在——一群默默无闻、走投无路的人在桥上相遇,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这也是多线叙事电影的最大特点和看点,所有之前的铺垫和情绪积累,都在这一刻如洪水般倾泻而出。
他实在不想降低这场戏的效果。
虽然脑海中还有前世记忆的画面,但他还没有找到拍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