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到了刘备的全力支持后,袁熙和郭嘉商量了一下,决定对计划进行一个小调整。
先拿辽东属国的乌桓人开刀,杀鸡儆猴。
辽东属国的乌桓人单于叫苏仆延,自称峭王,领有一千余落,实力一般。鲜于辅移驻昌黎后,他来见过一趟,送了一些礼物,以后就没见到人。
公孙度来攻时,他连招呼都没打,自己先跑了,现在还没回来。
袁熙到了这么多天,他还是连面都没露,显然没把袁熙放在眼里。
袁熙让鲜于辅出面,对苏仆延的领地进行一番扫荡,不管看到几个人,全部抓起来,送到阳乐。如果有人反抗,就地格杀。
小主,
杀几个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
这么做,就是要让苏仆延知道,袁熙很生气,要对他施以惩罚。
接下来,不管苏仆延来还是不来,都可以把事情闹大。
鲜于辅心领神会,随即部署人马,对苏仆延的牧场进行扫荡。
袁熙的命令是抓人,有人反抗就杀,鲜于辅传下去的命令却是不要活口,赶尽杀绝。
辽东属国本来就不大,还要被这些乌桓人分走一些牧场,鲜于辅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本来指望着他们能出兵助阵,结果公孙度一来,苏仆延连招呼都没打就跑了,让他独自面对公孙度。
既然如此,留着你们有什么用?
三千如狼似虎的骑兵放了出去,苏仆延的部众遭了殃。那些知道战事结果,刚刚赶着牛羊回来的牧民被突如其来的骑兵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女人和牛羊全成了战利品。
正在返回路上的苏仆延收到消息,大吃一惊。
他不敢独自面对暴怒的袁熙,随即返程,赶往柳城,与楼班、蹋顿见面。
——
蹋顿四十多岁,正当壮年。
他的髡头刮得发亮,卷曲的胡须却又黑又浓,几乎将下半张脸都挡住了。
听完苏仆延的哭诉,蹋顿摸着胡子,眼神闪烁。
他想不通袁熙为何会这么做。
苏仆延不战而走,的确有失厚道。可是遇到拥兵三万众,几乎是举辽东而来的公孙度,苏仆延根本没的反抗之力,不走还能怎样?
鲜于辅有一万人,还有城池可以守,不是也准备撤退了么。
而且,这种做法和他印象中的袁熙大相径庭,不像是性格温吞软弱的袁熙能干得出来的。
鲜于辅?又或者刚回幽州的刘备?
蹋顿觉得都有可能。
鲜于辅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有可能拿苏仆延出气。
关羽斩杀了公孙康,刘备独得大功,也有可能自以为无人能敌,借机掳掠有过错在先的苏仆延部。
对乌桓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他们自己也经常这么干。
“我和你一起去见袁使君吧。”蹋顿胸有成竹。“把事情说清楚了,也就罢了。你虽然有错,却不至死。”
苏仆延同意了蹋顿的计划。
三郡乌桓之中,辽东乌桓实力最强,有五千余落。右北平乌桓实力最弱,只有七八百落,来不来,都一样。只要蹋顿愿意出面,这件事就能顺利解决。
蹋顿和楼班商量了一下,带着三千骑兵,赶往阳乐。
为此,他还特意带上了自己的阏氏,也就是袁绍送来和亲的族女袁秋,以便和袁熙拉拉关系。
——
收到蹋顿将来阳乐拜见的消息后,袁熙随即召来郭嘉商议。
对要不要杀蹋顿,他还是有些犹豫。
虽然郭嘉说得有道理,但蹋顿罪不至死,现在杀了蹋顿,会不会引起乌桓人造反?
幽州乱了,他就是失职,老父亲袁绍肯定会处罚他。轻则责备,重则撤职,让他回邺城养老去,然后让袁尚直接控制幽州。
他太清楚袁绍此刻的心思了。
袁谭立了功,实力暴涨,袁尚现在急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