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收到相关消息,得知刘备、鲜于辅都投入战场,已经是十天后的事了。
他既生气,又有些释然。
生气的是刘备、鲜于辅都违背了他的命令,而且不及时通报,过了十天才送来消息。
释然的是袁尚学会了拉拢刘备、鲜于辅,没有为了面子,咬着牙硬扛。
虽说胜负未分,形势却在向有利于袁尚的方向转变。
与袁熙不同,郭嘉看到这个消息时,既不惊讶,也不纠结。
“有意外不意外,没有意外才意外。”郭嘉说。
袁熙没说话,甚至没有抬头看郭嘉。
他懂郭嘉的意思,或者说,他一直都懂,只是不愿意面对罢了。
他和鲜于辅、刘备有什么君臣之义可讲?都是互相利用。他不能给鲜于辅、刘备什么好处,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忠诚可言。
与其生气,不如想想,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他们。
就像利用关羽一样。
一个杜夫人,换来关羽斩杀公孙康,击退了公孙度的进攻,简直是一本万利。
不,无本万利。
杜夫人本来就是战利品,先是曹操击败吕布的战利,后是袁绍击败曹操的战利品。
忽然间,袁熙有些惭愧。
杜夫人没犯什么错,命运却如此多舛,被人当成物品送来送去。自己虽然将她还给了关羽,终究不是出于善意,只是想利用关羽而已。
读了那么多圣贤书,最后还是唯利是图,全无仁义可言。
也许,这就是现实吧。
“君侯,你怎么了?”见袁熙神色不豫,郭嘉有些不安,问了一声。
袁熙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郭嘉有些意外,随即又说道:“君侯这么想,正说明君侯还是相信仁义的,与那些以仁义为表,利益为里的人并不相同。你现在这么做是迫于无奈。将来有一天,你有选择时,或许可以拯救一些人。”
“曹公当时为何不将杜夫人还给关羽?”
郭嘉一声长叹。“毋庸讳言,好色,正是曹公的短处,最终也毁了他。”
袁熙沉默了片刻,突然无声地笑了笑。
这段时间,他经常和郭嘉在一起讨论曹操的故事,每次提到曹操的短处时,郭嘉都尽可能的辩解、维护,唯独这一次,郭嘉不仅承认了,而且直言不讳,说这是曹操败亡的主要原因。
虽然郭嘉不知道他那个梦,却在无形中暗合。
他之所以不顾冒犯老父亲袁绍,也要赶到官渡去,正是因为曹丕破邺城之后,抢了他的甄宓。
曹家父子都因为好色送命,也许这就是命。
“君侯,你觉得辽东的战事什么时候能结束?”郭嘉主动岔开了话题。
袁熙仔细想了想。“至少还有一个月。”
“为何?”
“公孙度出兵之前,已经知道刘备、关羽的存在,不可能不防着粮道被断。有辽水,可以用船运,他带上三个月的粮食应该不难。鲜于辅、刘备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一万五千人,又以骑兵为主,不擅攻城,短时间内拿下襄平的可能性并不大……”
袁熙将自己的理由一一说来。
这段时间,他一边听郭嘉讲曹操的战史,一边关心辽东,也算是有些心得。
袁尚能说动刘备、鲜于辅,进步不小,但这个进步不足以让他迅速击败公孙度。
两军作战,实力相当,除非出现意外,比拼的就是耐力。
目前来看,双方都没有迅速取胜的手段。
“你考虑过襄平城里的人吗?”
“当然。”袁熙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自己躺得更舒服一些。“但我能想到的,公孙度应该也能想到,不可能没有安排。那些人在胜负未分之前,不会轻举妄动的。”
郭嘉欣慰地点了点头。“君侯能想到这么多,很难得。那如果是你主持进攻,又当如何取胜?”
袁熙眉头轻皱。“能取胜?”他想过很久,总觉得这是一个困局,并没有必胜之道。
郭嘉点点头。“有的,强攻辽队,让刘备、关羽、张飞等人轮番上阵,一点点的啃。两军对峙,胜负难分,正是万人敌用武之时。持续不断的猛攻,虽不能大胜,却能不断挫伤守方士气。一旦找到薄弱点,就有可能一举突破。”
袁熙如梦初醒,下意识地坐起,转头看着郭嘉。“奉孝,还是你想得周全。我早该想到,关羽、张飞就该这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