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笑了。“使君,我并非自抑,只是对这些没什么兴趣。家叔文若和奉孝都在幽州,我想要这些,只需要一封信去便能如愿。这是幽州对使君的一片心意,使君当珍惜,用来笼络人心。”
袁谭转头打量着荀攸,嘴角挑起浅浅的弧度。“这么说来,你们的确有联络?”
荀攸点了点头。“不瞒使君,幽州送万骑到中原,就是我出的主意。”
袁谭眼珠一转,随即恍然。“一则自弱,一则弱胡,的确像是你的手段。公达,你说,将来,我是说万一有一天,我和显甫争立,显雍会支持我吗?”
荀攸摇摇头,很笃定地说道:“不会。”
袁谭面色一僵,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荀攸接着说道:“他会两不相帮,谁赢了,他就向谁称臣。”
袁谭的脸色微变,过了一会儿才恢复平静,一声叹息。“因为阿母的事,显雍一向不与人争。即使如今坐镇幽州,立下不世之功,依然如此。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愿让大将军生气。”
荀攸笑了一声。“幽州可以不争,使君却不能不争。况且这也不是争,这本来就是你的,是大将军为妇人所惑,偏爱幼子。使君或可不争,成一己美名,奈天下何?恕我直言,显甫年少,当不得天下之重。”
袁谭有些不安地四处看看,确认没有人能听到他们的谈话,这才放松了些。
“公达,我知你一片美意,只是大业未成,天下未安,不宜如此急切。”
荀攸笑了。“使君稳重,正是我等看重的。只是不知使君心意,我等不安,不得不冒死进言。”
袁谭笑笑。“臧霸新降,此次率水师出战有功,我打算赠他名马一匹,胡姬一人,拜横海将军,如何?”
“甚好。”
“于文则持重敢战,之前在泰山讨贼时便有大功,这次击退孙韶,又是先登,也赏名马一匹,胡姬两人,升偏将军,如何?”
“极好。”
“两千精骑,交由曹子孝、曹子和兄弟指挥,应该没问题吧。”
“曹子孝兄弟都是降将,使君信任他们固然是好事,但二人掌骑,不太合适,给一半吧。剩下的一半,当交给青州旧部,随侍使君左右,以免心生怨怼。”
袁谭皱了皱眉。“青州旧部没什么人啊,唯一合适的也许就是太史慈,可惜他还在江东。”
“使君,王叔治(王修)忠勇可用。”
“我知道王叔治忠勇,但他不熟悉骑战,恐怕不能胜任。”
“使君用了王叔治,或许太慈子义就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