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咬着嘴唇,没说话,眼神复杂。
她当然想回中原,可是现在这样子,她又不敢回中原。
中原大乱十余年,兖州、豫州都是战场,陈留蔡氏还有多少人在,她都不清楚。况且她自幼随父亲蔡邕流落江湖,与族人本不熟悉,后来又因为卫家的事闹得不开心。现在流落匈奴部落数年,贞节尽失,又染了一身膻气,回到陈留也会被人讥笑。
但她也没有理由留在袁熙的大营里。
他们是世交,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关系。袁熙是有身份的人,留她在身边,难免说不清,送她回中原才是正理。
面对袁熙的安排,她除了接受,没有任何办法。
当天晚上,袁熙留宿平阳。
安顿好蔡琰,袁熙回到自己的小院,楼云跟了过来,为他准备洗漱用具。
“君侯,你为什么不留下蔡夫人?”
袁熙不解地看着楼云。“我为什么要留下她?救了她,当然要送她回老家居住,跟着我算怎么回事?”
“蔡夫人这般模样,怎么回中原?你们汉人权贵可以纳胡姬,却不见得能原谅曾被匈奴人掳获的女子。况且蔡夫人学问那么好,留在你身边,能帮不少忙。”
袁熙很意外。“你怎么知道她学问好?”
“刚才在匈奴人帐中的时候,我说天命在袁氏,当立新朝,她就说新朝这个名称不吉利,最好别用。我虽然不懂为什么,却觉得她说得有理。后来听她说起休屠各的故事,那么久远的事,她都记得一清二楚,这学问还用说么?”
袁熙忍不住笑了。
他知道蔡琰的学问好。蔡邕作为一代通儒,眼界极高,能入他眼的人不多,也就是山阳王粲等寥寥数人。但是私下里,蔡邕对蔡琰却是赞不绝口,总说她可惜是个女子,若是男子,当名扬天下。
楼云不理解这些,也不知道她以为的学问对蔡琰来说只是常识。
但楼云有一句话说对了,如果就这样送蔡琰回去,蔡琰这一辈子都会活在耻辱里。
可是,用什么理由留下她,又怎么才能让她风风光光的回去呢?
他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他想了一会儿,对楼云说道:“你找机会问问她的想法。”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