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荀衍

建安七年八月,大将军袁绍到达鄄城,面见天子,接受了九锡和陈公的爵位。

九锡也好,公爵也罢,都不合乎汉朝的封爵制度,而是权臣篡位的前兆。

诏书公布的那一刻起,天下人就知道,袁氏代汉的步仪式就此开始,陈公是第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

很快,有人上书天子,催促天子兑现承诺,迁居辽东。

当初说好的,只要能平定辽东,天子就离开中原,到辽东重建刘汉社稷,让出天命。现在辽东已经平定一年多了,天子应该早早起程,别再留恋中原。

天命在袁,你留恋也没用,只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最后连辽东都没了。

这封奏疏很直白,不仅没有一丝敬畏,反而语带威胁。

曹操专权的时候,还有人敢和他抗争,现在朝中全是袁氏党羽,没人能违拗袁绍的意志,就连心向朝廷的荀悦等人都保持了沉默。

服膺儒家的他们可以与权臣斗,却不敢与天命斗。

比起阉竖之后的曹操,出身于汝南袁氏的袁绍显然更能代表天命。

自从曹操殒命乌巢,袁氏父子堪称是席卷天下,荆州、凉州不战而定,盘踞辽东十余年的公孙度一战毙命,连骚扰边疆多年,对和亲不屑一顾的鲜卑人都俯首听命,无不显示了天命在袁氏。

天意昭昭,如果还有人反对,无异于自绝于天。

天子孤掌难鸣,又迫于承诺在先,只好接受了建议,下诏迁居辽东,以示天命更替。

至于中原,他管不了,也不想管了。

接到天子诏书后,袁绍第一件事就是给袁熙下令,命他立刻赶回幽州,准备接驾。

考虑到高干已经调任荆州,刘备又不肯接任并州,袁绍只得任命荀衍为并州刺史,带着他的手令火速赶往河东,与袁熙交接。

——

袁熙接到消息,赶到风陵渡,迎接荀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