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弃子

禅让大典的难处在于没有先例可循,唯一的例子就是王莽。

王莽一世而亡,成为笑柄,袁绍当然不希望让人联想到王莽,也没耐心像王莽一样缓缓图之,所以弃王莽代汉的旧例而不用,要从典籍中找到新的根据,既能立刻代汉,又不违背经义。

这难住了儒生们,也给了天子阻挠的机会。

华歆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从学派上寻求突破。

王莽篡汉的经学支持来自其国师刘歆,具体而言则是古文经学里的《左传》和《周礼》,大致属于齐鲁学派。经学发展到现在,不仅今古文出现融合,还出现了新的学派。

比如荆州学派。

荆州学派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是董卓乱政之后,大批中原、关中儒生到荆州避难之后才出现的,主要人物除了刘表,就是綦毋闿和宋衷。他们修订三礼,有不少创见,如果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拟定禅让大典,就可以和王莽有所区别。

华歆很是为自己的创见得意,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钟繇却没什么兴趣,敷衍了几句,就不打算再谈了。

华歆很郁闷,也很生气,挥挥袖子,扬长而去。

郭图有些不解。“元常,华子鱼颇有名望,又愿意主动投靠,这是好事啊,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钟繇冷笑道:“公则,儒生引用经义,缘饰礼仪,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何必太当真?天子不会真以为他那点伎俩可以得逞吧?真惹急了大将军,重提血脉之事,连这禅让大典都免了,辽东也别想待了。”

郭图哑然失笑。“话虽如此,现在不是都想留些体面么。真要那么做,我们和冀州伧夫有什么区别?”他招呼钟繇就座,递过一杯菊花泡的酒。“你从哪儿来?”

“刚去见了镇北将军。”

“你又去看他作甚?”郭图有些好奇。他知道钟繇本来打算为袁熙效力,见面之后却话不投机的事,本以为钟繇不会再去了。

“他刚被大将军召去,大将军试探他的意思,似乎有意封他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