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精疲力尽。
一天的讨论,再一次毫无结果。
今天讨论了两件事:一是都城选址,一是东南的战事。本以为至少能达成一项共识,结果朝臣们又一次吵成一团,最后变成了人身攻击,不欢而散。
定都洛阳还是关中,又或者邺城,各有道理,短时间内很难达成一致。
这其中,洛阳显然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个。
原因也很简单,洛阳不仅是前朝旧都,还被董卓烧成了废墟,想要成为都城,就必须大兴木土。
换言之,就是需要大量的钱。
谁来出钱?
刚刚鼎立新朝,没有薄徭减赋,反而要增加赋税,肯定不是新朝气象。
所以,洛阳这个选项被很多人否决了,就连大司徒郭图都底气不足,不敢过于坚持,生怕被人口诛笔伐。他是大司徒,要增加赋税,他是首当其冲的执行者。
支持长安的人也不多。和洛阳相比,长安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最后只剩下邺城。
从各方面来说,邺城都是最合适的,但汝颍人强烈反对。他们在邺城受够了冀州人的气,怎么可能又回邺城去,将京畿的各种便利拱手送给冀州人。
这件事暂时看不到谈妥的希望。
袁绍也清楚这一点,原本想做个铺垫,退而求其次,确定一下征讨江南的方略。万万没想到,这个议题同样没能统一,又引起一番唾沫四溅的争吵。
争执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进攻方向,二是御驾亲征。
以郭图为代表的中原人认为,应该以东南方向为主要进攻方向,具体而言,就是以牛渚为突破口,由吴王袁谭为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