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苦中作乐

听到粮食二字,刘协和杨彪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

“玄德,袁谭要与周瑜争濡须口,中原还有粮食能卖给我们吗?”

汉室迁居辽东,除了朝廷、宫室和官员,还有不少百姓跟着迁来。辽东户口猛增,粮食缺口很大。糜竺发挥了他多年经商积累的人脉和经验,用海船到中原购粮,才勉强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为刘备带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刘备能升为骠骑将军,成为偏安的汉朝最重要的将领,除了他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忠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能为朝廷提供粮食。

现在袁谭要集关东之力,与周瑜争夺濡须口,袁绍又想引凉州兵参战,预示着关东将有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还有没有余力为辽东提供粮食,就成了汉朝君臣必须考虑的问题。

至于幽州缺粮的事,眼下根本顾不上。

连供应辽东一郡都紧张,哪有余力为袁熙分忧。

刘备拜了拜。“中原不足,就去江东。江东不足,就去交州。民以食为天,总不能坐以待毙。”

刘协听完,一声叹息。“海上风高浪急,江东、交州那么远,不知道会有不少人因此死于风浪。朕无滴水之恩于百姓,却要百姓冒着风险运米供养,实在是惭愧。”

杨彪恨恨地说道:“此乃袁本初之罪,非陛下之过。辽东苦寒,山多地少,养活不了多少人口。陛下困居此地,汉室复兴艰难,他才能睡得安稳。”

刘备安慰道:“陛下,太尉,事在人为。辽东虽然户口有限,但有拓展空间。待明年开春,臣率部南下,征服乐浪、三韩,形势自然会有缓解。臣听前将军关羽说,三韩东南有倭国,土地肥沃,适合种麦,若能据而有之,也能提供不少粮食。”

杨彪一声叹息。“倭国?那可真是蛮夷所居了。”

刘备笑道:“太尉,恕我直言,燕王年少,都有雄心,要化胡为夏。太尉饱学之士,怎么反而视蛮夷为难了。汉室偏居辽东,或许正是给太尉教化蛮夷的机会呢。”

杨彪瞥了刘备一眼,忍不住笑了。“骠骑将军倒是能苦中作乐。好吧,这开疆拓土的事你来,教化蛮夷的事,由我等去做。”

“一言为定。”刘备伸出手,笑眯眯地看着杨彪。

杨彪扬了扬眉,伸手指着刘备,脸却转向了天子刘协。“陛下,骠骑将军不信老臣呢?”

刘协展颜而笑。“玄德是幽州人,重信守诺,太尉入乡随俗吧,不要辜负了玄德的一片苦心。”

杨彪点点头,伸手与刘备击掌为誓。

君臣三人又说笑了几句,刘备起身告辞。新年将近,他事情很多,没时间在这儿闲聊。

目送刘备离开,刘协颇为感慨。“亏得有他,要不然,这辽东真是待不住。”

杨彪深以为然。“卢子干教了一个好学生,比他儿子还要强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