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去向不明

杨修笑笑。“郭君说的是公,还是私?”

“公又如何,私又如何?”

“论公,燕国虽与汉朝为邻,但陈朝法统传自汉朝,汉朝与陈朝为平等之国。为示友好,贺汉朝迁居辽东乃是朝廷之事,非藩国可行。燕王可请示朝廷,不可擅行,否则便是僭越。”

郭嘉含笑点头,接着又道:“那私呢?”

“汉享天下四百年,有功有过,虽为陈民,心中思汉者不在少数。他们若自愿去辽东见驾与贺,燕王没有阻止之理。当晓喻关塞,予以放行。若能提供些方便,则更显王者风范。”

郭嘉举起双手轻拍。“大王,臣以为杨公子所言甚是。”

卢毓也笑道:“不如就由杨公子执笔,为燕王上书朝廷,如何?”

杨修也不推辞。“请燕王赐笔墨。”

袁熙笑着摆摆手。“德祖,不急不急,喝完酒再写也来得及。倒是新年将至,就算有人想去辽东庆贺, 现在也未必来得及。”

“来得及,来不及,那是一回事,大王准不准,又是另外一回事,心意到了就行。就算燕国离得远,来不及,辽西、玄菟还是来得及的。燕王派使者传令,命边塞放行,莫要无故滞留,也就够了。”

袁熙笑而不语,不置可否。

杨修说得有理,但他怀疑杨修在给刘备找麻烦。他通过甄宓写信给糜夫人,就是提醒刘备,小心有人行刺汉家天子,嫁祸给朝廷。现在杨修反而建议放行想去辽东参加新年典礼的人,平添了无数风险,刘备估计要气疯了。

他越想越觉得,辽东的汉廷虽小,内部的斗争却一样激烈。

这样的情况有必要及时通报朝廷,让袁绍知晓。由杨修来执笔,倒也不错。且不说杨修的文采如华,就他这个身份,就能让袁绍感到欣慰。

弘农杨氏终究还是低头了,再次证明袁氏天命所归。

但他现在最关心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如此安排杨修,既能发挥他的能力,又不至于打破平衡,闹得人心惶惶,以至于君臣离心,互相猜忌。

他问郭嘉,郭嘉却没有正面回应,看他这意思,似乎也不赞成韩珩的意见,反而更接近卢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