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看着曹冲,暗自感慨。
这孩子太招人喜欢了。聪慧,有分寸,还特别会说话,天生就是做官的材料。
他这么想留下郭嘉,至少有一半原因是因为曹冲。
如果能将曹冲收为己用,将来必是栋梁之才。
你看他这几句话,既说明了张辽遭人忌恨的原因,又夸了张辽勇武,还夸了曹操明辨是非,最后却不暴露始作俑者,落下背后臧否的口实。
宾客们也对曹冲刮目相看。
之前不知道曹冲身份,只当是个普通童子郎。袁熙称王之后,身边多了不少童子郎,有汉人,也有胡人,都是官员子弟,曹冲并不起眼。谁也没想到曹冲会是曹操之子,而且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口才。
当然,更让他们惊奇的是袁熙杀了曹操,居然还能将曹操的儿子留在身边,毫不设防。
张辽打量着曹冲,笑容满面。“与两年前相比,公子不仅高了,也更壮了,真是可喜可贺。”他对袁熙说道:“大王可能不知道,公子出生之后,即以聪慧而受曹公宠爱,可惜他身体一直不太好,曹公常常为此叹息,有传位公子之心,又怕公子寿命不永。如今到了燕国,受大王庇护,公子如此强壮,曹公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了。”
袁熙哈哈一笑,扬扬手。“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郭奉孝的一片忠心所致。为了仓舒,他从中原请来了神医华佗,传授仓舒导引术,好像是叫五禽戏吧,颇有功效。”
“原来如此。”张辽恍然,随即又道:“即使如此,也是大王仁厚,将来必然福泽绵长,富贵常葆。”
袁熙笑着拱拱手。“借文远吉言。我无才无德,承祖上荫德,爵为燕王,官拜都护,正当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上报君恩,下庇移民,以保富贵。”
宾客们听了,纷纷上前附和、奉承。
热闹了一阵后,袁熙请张辽暂坐,先处理了一些事务,送别了堂上的客人后,才与张辽单独说话。
“你说槛车征送鄄城,是怎么回事?”
张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起了并州的事。
他在卧虎山立了功,带着战利品返回并州后,有袁熙的书信,荀衍没有为难他,但新任雁门太守郭缊却不肯放过他,非说他违反了军令,延误了归期,不仅没收了他的战利品,还要将他槛车征送鄄城治罪。
荀衍虽然想为他说情,却也不愿因此得罪郭缊以及其他太原世家,只能拖时间。
好在后来有诏书到,将张辽部划归幽燕都护,不再受郭缊节制,这件事才算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