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楚人失斧

庐江郡,濡须大营。

袁谭居中而坐,荀谌、荀攸分列左右,六只眼睛都落在案上的地图上,愁眉不展,气氛压抑。

过了良久,袁谭直起腰,双手据案,叹息道:“友若,公达,朝廷又有诏书来,催问进攻濡须的方案,我当如何回复,你们可有建议?”

荀谌有些不耐烦。“总有人在天子面前进谗言,以为濡须不过是仓促之间建成的小城,可一举攻克。真让他们来,他们又不肯来了。前将军张儁乂来了那么久也不肯上阵,他们一句也不提,只知道催我们。”

袁谭露出无奈的苦笑。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张合可不是来替他们卖命的,而是监督他们的。除非破城在即,否则张合不会出现在战场上,更别说冲锋陷阵了。

沮授、田丰知道这一点,天子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没人会提,就连郭图都不会提,免得触怒天子。

张合是指望不上的,能指望的,还是他们自己。

今天召集二荀议事,袁谭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荀谌能够出面和已经到达战场的豫州大族商量,将他们的部曲派上战场,好歹给周瑜造成一些压力,让他无法从容的加固城池。

这几个月,周瑜一直在筑城,由一个简陋的土城不断拓展,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再不打,就更难打了。

大族的部曲、庄丁无法充当主力,却可以进行骚扰,或者为主力运送辎重、粮草,打造攻城器械,减轻负担。

天气越来越热,攻战辛苦,却没有奖赏,将士们的怨气很重,更不愿意独自卖命。营里已经出现了逃兵,逼得太紧,有可能出现兵变,这是谁也承担不起的责任。

曹操旧部中的青州兵就是典型,统兵的于禁已经警告过几次,甚至在军议时拒绝出战,要求提高军饷,加大物资供应,至少要让将士们吃饱,换上轻薄凉爽的夏衣。

可是荀谌显然没这个意愿,只顾着埋怨朝廷,痛骂沮授、田丰等冀州人。

正说着,有侍从入帐,送过来一封书信。

袁谭也没在意,接过书信,瞥了一眼,就准备放在一旁,等议完事再看。可是等他看到青囊上的题签,看出这是谁写来的书信后,却不禁愣住了,随即放下手里的事,检查印泥。

正在发火的荀谌见状,暂时闭上了嘴巴,盯着袁谭手中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