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召集诸将议事,讨论荀谌提出的屯田方案。
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表示支持,那些带着部曲、私兵来的豫州大族最为积极,恨不得立刻开始划分区域,将九江、庐江沿江的土地瓜分殆尽。
作战不是他们的目的,分肥才是。
当然也有不满意的,比如九江、庐江本地的大族。袁谭固然不会分掉他们的土地,但是将大量空闲抛荒的土地分给豫州人,和夺走他们的土地没啥区别。在他们的心里,这些土地应该全部给他们才行。
但是豫州大族人多势众,九江、庐江的大族相形见拙,不敢当面反驳,只得忍气吞声,等待时机。
前将军张合也参加了会议,只是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与会听讲。
他没想过参加战斗,也没想到在九江、庐江定居,这里的土地再好,也和他没什么关系。
会议一结束,张合就走了,命人赶往鄄城,通报情况。与周瑜对峙数月,一箭未发,就想着先分九江、庐江的土地,这么好的机会,沮授、田丰一定不会放过。
看着匆匆离去的张合,袁谭自然知道其中厉害,随即安排人上疏,奏请在九江、庐江二郡屯田。
荀攸起身离席,准备回自己的帐篷,刚走了没几步,就被从后面追上来的刘晔叫住了。“公达,这是你的主意吗?”
荀攸停住脚步,看了刘晔一眼,却没说话,只是使了个眼色,示意刘晔跟着他。
刘晔会意,紧紧跟上。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荀攸的帐篷。
荀攸毕竟是荀氏子弟,在中军有自己独立的帐篷,不像刘晔,只能和其他人挤在一起。
刘晔是成德人,是九江本地大族,于建安四年随刘勋投曹,还没等到发挥才干的机会,曹操就战死在乌巢,刘晔就跟着刘勋又投降了袁绍,如今在袁谭麾下听命。
刘晔虽是大族子弟,还是正经的刘氏皇族,少年成名,却看不惯那些老名士。到袁谭麾下后,他一直不显山不显水,连荀攸都不清楚他的心思。
两人坐定,荀攸上了酒,笑了一声。“子扬,你还在啊,这么久没见,我还以为你去了江东。之前听你说过,好像和东城鲁子敬有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