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敢拼命吗?

“将军能否详细说说。”

“喏。”程昱转身取来一幅舆图,摆在袁熙面前的案上,自己跪坐,为袁熙解说。“濡须口的城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两道土墙。其高明之处在于利用水道,内外相通。借助江东水师的优势,军械、钱粮源源不断的送到城中,城中将士无后顾之忧,利于坚守……”

袁熙不动声色,濡须城的情况,郭嘉、荀攸等人都已经解释过多次,程昱所言并没什么新意。

如果仅限于此,郭嘉不用让他一口气跑了两百多里,赶到合肥来见程昱。

“欲攻此城,最好的办法是避,如荀公达计。大王想必也清楚,臣就不多言了。其次则是围,派一支规模相当的人马在坞外筑城,与之对峙。”

袁熙忍不住问了一句。“为何不在合肥对峙?”

程昱摇摇头。“合肥太远,无法形成有效的牵制。往来几次,江东军没疲,我军先疲了。如果在近处筑城,金鼓之声相闻,就可以让坞中的江东军不敢掉以轻心,时时警惕,用不了多久,他们疲惫松懈,我军就有机可趁了。”

“如果我军先松懈了,岂不是为人所趁?”

“大王所言甚是。两军对垒,比的就是谁的军纪严明,谁能坚持更久。”

袁熙明白了,说到底,就是比谁更狠,更有韧性。“那急呢?”

“急,就是不惜伤亡,强行攻城。濡须坞毕竟不是城,只是两道土墙,只要不惜代价,连续强攻,总有啃下来的时候。”

“虽是土墙,毕竟还是有利于守,这伤亡比例也不会小吧。”

“以臣估算,大概有二比一到三比一左右,比真正的攻城还是要小一点的。若能采用一些手段,还能再少一些。比如用强弩压制,或者用发石车……”

程昱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有些犯忌,生生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借着喝水为由,看了一眼郭嘉。

郭嘉笑笑,没说话。

袁熙盯着地图想了想,觉得程昱说得有些道理。

说到底,濡须坞并不是真正的城,想拿还是拿得下的。在程昱之前,郭嘉、曹仁、臧霸等人都有类似的看法。看来曹操麾下都是些狠人,为了达到目的,有时候可以不择手段。

相比之下,袁谭身边的人就不行。每次需要他们拼命的时候,他们就习惯性的往后缩,谁也不肯承担强攻的代价。

其实这也好理解。

袁谭身边的将领领的是部曲,大多是自己的私兵。一旦有伤亡,都是损失。就算得到了战利品,没兵也就没了实力,以后再想立功就难了。

曹操旧部领的不全是部曲,或者说主要不是部曲,而是曹操的兵,迫降的三十万青州兵。用曹操的兵,为曹操作战,赚自己的功劳,当然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