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老臣更是面面相觑。
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全是震惊。
他们虽料到可能出了大事,却万万没料到是这样的惊天噩耗——四位皇子同时被杀,这在大庆开国以来,都是从未有过的事!
这消息若是传出去,朝堂必定大乱,天下也会动荡不安!
庆帝喘了口气,继续说道:“此事你们知晓便可,对外切不可声张。等过些日子,便宣称四位皇子染上急病,不治身亡吧。”
内阁大臣们纷纷点头应是,脸上虽依旧带着震惊,却也明白此事的敏感性。
若是如实公布死因,只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更大的动荡。
“今日叫你们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庆帝的目光变得锐利了些,“朕要立储君。”
这话一出,大臣们的心再次提了起来,纷纷屏住呼吸。
“剩下的四个皇子——老二苏定、老八苏睿、老九苏谦、老十苏墨,你们说说,谁有能力担起太子之位?”
庆帝看向众人,“不必顾忌,都说说你们的想法。”
丞相刘百川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依老臣看,二皇子苏定自小便跟随陛下学习政务,处事沉稳,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八皇子聪慧,九皇子勤勉,十皇子机敏,各有长处,但论及统筹全局的能力,二皇子确有过人之处。”
户部尚书紧随其后:“陛下,老臣掌管户部,与各位皇子接触不多。但论及对民生、财政的了解,九皇子曾多次就粮税改革提出过可行建议,心思缜密,是个务实之人。不过二皇子与八皇子在政务上也各有见地,实在难分高下。”
兵部大臣则更倾向于军事能力:“回陛下,军中事务,八皇子曾多次参与边防部署,对军务颇为熟悉,有勇有谋;二皇子虽不直接掌兵,却能协调军政,调度有方。依臣之见,二人皆可。”
几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虽各有侧重,却都尽量保持中肯,不刻意贬低任何一位皇子。
唯有刘百川的态度相对明确,对二皇子苏定的能力表示了肯定——毕竟在现存的皇子中,苏定参与政务最久,确实是储君的热门人选。
庆帝听着众人的议论,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眼神沉沉地望着帐顶,像是在权衡着什么。
庆帝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老二确实是太子的不二人选,这孩子有能力,也有魄力,这些年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
话锋一转,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但他有个最关键的问题——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