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根不争阳光,才把树影撑得最远

电话那头死一般的寂静之后,是压抑到极致的嘶吼:“老陈!我们暴露了!‘灯塔’主服务器被锁定了,最多五分钟他们就能突入核心!”

说话的是老K,他是项目里最顶尖的防火墙专家。

他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绝望的颤音。

陈志远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但他的声音却异常冷静,像淬了冰的刀锋:“怎么被找到的?”

“不知道!对方像幽灵一样,绕过了我所有的预警!这不是常规技术部门的手段,是……是更高层级的力量!他们要彻底拔掉我们!”老K的呼吸急促得像是破旧的风箱,“怎么办?我启动自毁程序吗?我们所有的心血……”

“不。”陈志远斩钉截铁地打断他,目光穿透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一张正在收紧的无形大网,“自毁就等于承认我们输了。老K,听我指令,放弃所有防御,打开一个后门,把他们放进来。”

“什么?!”老K的声音陡然拔高,“你疯了?!”

“没疯。”陈志远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波澜,“我们的根须,早就不是那台服务器了。他们想拔掉灯塔,我就让他们亲手把火种打碎,散向整片大地。执行‘萤火虫’预案。”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是决绝的回答:“……明白。萤火虫,启动。老陈,保重。”

通话切断。

陈志远缓缓放下手机,一股巨大的虚脱感涌了上来。

结束了,又或者说,刚刚开始。

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一幕幕画面,那些被他们小心翼翼埋下的“火种”,此刻是否已经有了燎原之势?

他想起了李默,那个代号“织网人”的家伙。

闽西的山体滑坡现场,暴雨如注,泥石流像一条黄色的巨龙吞噬着村庄。

官方救援力量还在几十公里外艰难开路,现场只有三支自发赶来的民间救援队。

他们来自不同县,互不统属,装备简陋,却形成了一种诡异而高效的协作。

一支队伍手里的专业破拆工具最全,他们二话不说,就在最危险的核心区挖人;另一支队伍大姐最多,她们在后方临时搭起的雨棚下支起十几口大锅,煮着滚烫的姜汤,谁从前线退下来,冻得嘴唇发紫,就有人把一碗热汤塞进他手里;还有一支全是玩越野摩托的小伙子,他们用轰鸣的引擎在冲毁的道路上接力,把伤员一个接一个地往外送。

临时指挥部的指挥官看得直皱眉,拿着大喇叭想强行统一调度,却被一个满身泥浆的队长拦住了:“领导,别!你们那套流程太慢了,等人开会研究完,底下埋着的人早凉了!我们这儿就一个规矩——谁有家伙谁挖,谁有空谁上!”

当时,李默就蹲在这片混乱的泥地里,满手油污,正低头修复着一部被雨水泡坏的对讲机。

那是现场唯一能穿透山体干扰的通讯设备。

一个救援队员看他年纪轻轻却一脸沉稳,忍不住问:“兄弟,你以前也是干救援的吧?看你这架势,不像普通志愿者。”

李默头也没抬,只是摇了摇头,声音沙哑:“不是,我只会修机器。”

机器修好,滋啦的电流声响起,三个毫无关联的队伍第一次被连接在同一个频道里,效率瞬间又提升了一大截。

那天深夜,所有人都累瘫在临时帐篷里,李默却独自走到雨棚外,在一块被冲刷下来的木板上,用一块锋利的石头,深深地刻下了一行字。

“真正的协作,是没人指挥,也能心有灵犀。”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

那块木板被发现,上面的字被小心翼翼地抄录进了后来成立的三县联合救援队的纪要首页,署名只有一句——“一个修对讲机的外乡人”。

陈志远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老K他们以为服务器是核心,可他们不知道,像李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网络节点,是打不烂、拆不掉的“活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