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真相大白,目标明确

他脑中轰然一声,祖父笔记中的一句话闪现出来:“火生土,土藏音。”镜光属火,土地藏迹,而这光影中蕴含的,远不止一句讯息。

这是一份预言,更是一张地图!

他立刻将三组符号按照特定规律叠合,投影到他随身携带的金陵地形残图上。

线条交错,最终竟勾勒出一条贯穿金陵城北,常人无法察觉的“地气断裂带”。

这条断裂带上有数个关键节点,其中之一,赫然指向已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的北极阁气象站旧址。

另一边,小梅赤着一双小脚,安静地踏入那片留有脚印的泥地。

她没有去看,也没有去摸,只是缓缓蹲下身,将双手整个手掌贴在地面上,闭上了眼睛。

世界在她耳中安静下来,只剩下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地底深处的、极低频率的震动。

那声音沉闷而富有节奏,像是无数人正踏着同一种节拍,在同步前行。

“大家过来,围成圈。”她轻声说。

那些被称为“听遗队”的孩童们立刻围了上来,他们大多是战乱中的孤儿,对小梅有着近乎本能的信任。

“跟着我,像这样。”小梅开始按照《地语节拍》的韵律,赤足在泥地上轻轻踩踏。

孩子们立刻模仿起来,数十双小脚的踩踏汇成一股奇特的共振,传递到大地深处。

片刻之后,众人脚下的地面上,泥土的颜色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浮现出一片模糊的影迹。

那影像如同水墨画在宣纸上洇开,描绘出一群穿着民国时期白色医袍的人影,他们个个背负着沉重的青铜药箱,正步履不停地向西而行。

队伍的最前方,一个领头者的身形挺拔而熟悉,竟与众人记忆中年轻时的白景明一般无二!

“他们没有停下!”小梅惊呼出声,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宝藏……宝藏一直在移动!”

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哑婆,默默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用黑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她颤巍巍地解开布包,里面是一团乌黑的胎发,用红线系着。

她将这团胎发轻轻放入小梅的手中,用沙哑的嗓音一字一顿地说:“这是……当年阿无出生时,落下的第一缕头发。埋过七处义冢,吸足了地气。它……热了。”

小梅握住那团胎发,一股温热的暖流从掌心传来,仿佛握着一颗活物的心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白桃不再犹豫,她将那面古朴的青铜镜小心翼翼地捧起,放置在院中一颗百年古槐树巨大的树冠投影中心。

她按照推演出的“离卦四爻动”之法,以十二枚银针围绕镜子布下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