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嗒。
三短一长。
陆九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是“影桥”组织在解散前下达的最后一道静默信号,代表着最高级别的潜伏指令。
这信号,竟然还在这里回响。
药堂之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白桃召集了所有弟子,设立了“闭口诊”。
凡是近七日内接触过那个被污染灶台的弟子,无论长幼,皆需在静室中静坐三日。
三日之内,禁语、禁书、甚至禁止聆听任何录音。
这是要从根源上切断敌人可能利用的任何一种信息媒介。
她亲自调配了“安魄汤”,药方里重用了石菖蒲开窍宁神,远志安神益智,再配以煅烧过的龙骨镇惊安魄,用以抵御可能侵入心念的外邪。
第一日平安无事。
第二日深夜,静室中陡然生变。
一名平日里最是沉静的年轻学徒毫无征兆地站起身,他双目无神,动作僵硬地走到墙边,伸出右手,竟用指甲在白色的墙壁上用力划动起来。
“丙四未灭,八音待合。”
八个字,笔画深陷墙灰之中,字迹生硬得如同木偶被牵引着写下。
白桃闻讯赶来,面色沉静。
她没有去碰那个学徒,而是点燃了一盏盛着清油的陶灯,用一把小小的银匕首,小心地将那八个字所在的墙灰刮入一碗清澈的安魄汤中。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原本清澈的汤药表面,那些灰白的粉末竟如活物般蠕动起来,迅速聚合成一根根纤细的黑丝,在汤水中纠缠、缠绕,最终组成了一幅形似人耳内部神经脉络的图案。
“他们的‘声’死了,”白桃的声音冷得像冰,“就改用‘痛’来传话。”指甲划过墙壁的刺痛,成为了新的载体。
城北,早已干涸的旧水渠。
周砚正带着人进行地毯式的排查。
在一处淤泥最深的地段,他发现了几枚已经烧得变了形的蜡丸。
他小心地剖开其中一枚,里面并非预想中的录音设备或是纸条,而是一卷被紧紧包裹的微缩胶片。
将胶片带回暗室显影后,上面的内容让周砚倒吸一口凉气。
那竟是《周易·说卦传》的其中一页手抄本,字迹潦草,有多处反复涂抹修改的痕迹,仿佛书写者在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下完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在众多模糊的字迹中,唯有一句被刻意加重、描摹得异常清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