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和两位特派员走进四合院时,整个院子的气氛瞬间凝固。邻居们或透过窗缝窥视,或假装在院里干活,实则竖起耳朵关注着这边的动静。那种审慎而紧张的氛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浓厚。
何雨柱站在自家门前,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疑惑与尊重,心中却在规则层面快速分析着三人的状态。李主任的表情是真切的困惑与担忧,而两位特派员——特别是那位女特派员——眼中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冷光,那是秩序之影通过她在观察这个院子。
“何雨柱同志,何雨水同志,”李主任的语气比以往更加正式,“有些情况需要向你们核实。”
女特派员上前一步,目光如炬:“最近院子里发生了一系列异常现象,据群众反映,这些现象多与你们家有关。请解释一下。”
何雨柱心中警铃大作。秩序之影改变了策略,不再试图暗中操控,而是直接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调查和限制他们。
“异常现象?”何雨柱故作困惑,“李主任,特派员同志,我不太明白。我们院子最近很太平啊。”
男特派员翻开笔记本:“比如昼夜的异常交替,植物的异常生长,还有居民反映的时间感错乱。这些都与古井附近的异常有关,而古井正好在你们家附近。”
何雨水悄悄握紧了水晶球,在规则层面向哥哥传递信息:他们在引导话题指向古井,想试探我们是否知道时间伤痕的存在。
何雨柱微不可察地点头,然后回答道:“古井是有点问题,前几天我还向街道反映过,井水突然变得浑浊。但您说的那些异常,我真没注意到。”
这是精心设计的回应——承认古井的物理异常,但否认任何超常现象,既符合普通人的认知局限,又不会引起过度怀疑。
女特派员的目光转向何雨水:“何雨水同志,听说你最近在准备高考,专业选择很重要啊。国家现在急需教育人才,你觉得呢?”
何雨水心中冷笑,秩序之影果然还没放弃控制她的人生选择。“我在认真考虑,”她谨慎地回答,“会综合考虑国家需要和个人特长。”
女特派员还想说什么,但李主任插话了:“特派员同志,这些问题是不是稍后再谈?我们先处理眼前的异常现象报告。”
显然,李主任对特派员偏离主题有些不满。在规则层面,何雨柱看到李主任身上的秩序印记相对微弱,他更多是在履行本职工作,而非被秩序之影深度控制。
这场问询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特派员的问题越来越尖锐,但何雨柱兄妹始终应对得体,没有露出任何破绽。最终,李主任以“还需进一步调查”为由,带着特派员离开了。
但何雨柱知道,这只是开始。
特派员离开后,院子里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当天晚上,阎埠贵敲响了何雨柱家的门。这个精于算计的数学老师脸上带着少有的严肃:“柱子,有件事得跟你说说。”
何雨柱让进门,阎埠贵压低声音:“今天下午,那女特派员私下找了我,问了很多关于你们家的问题——特别是雨水的学习情况,还有你平时的行为习惯。”
何雨柱心中一动:“她都问了什么?”
“问雨水最近在看什么书,有没有接触什么特别的人,还问你有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举动。”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我觉得不对劲,就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了。但柱子,你们是不是惹上什么麻烦了?”
在规则层面,何雨柱看到阎埠贵身上的秩序印记比往常活跃——秩序之影在通过特派员加强对院子里关键人物的监控。
“谢谢您,三大爷。”何雨柱真诚地道谢,“我们没惹麻烦,可能就是一些误会。”
阎埠贵点点头,但又补充道:“不过你们得小心点,我听说特派员还在找其他人谈话。这院子里,有些人可是巴不得看别人家出事。”
阎埠贵离开后,何雨水从里屋出来,面色凝重:“它在分化我们,想通过制造怀疑和恐惧来控制这个院子。”
何雨柱点头:“所以我们也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他们的策略核心是“变量扩散”——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院子里的人们,增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抵抗秩序之影的控制。
第二天,何雨柱借着修灶台的机会,与几位邻居展开了看似随意的聊天。在谈话中,他巧妙地引导大家思考一些平时不会考虑的问题:人生的意义、选择的自由、对未来的期待等等。
这些话题表面上与当前的政治环境保持距离,但本质上都在强化一个理念: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