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如镜。
不是比喻,不是幻觉。
前一秒还是秋高气爽的蔚蓝苍穹,下一秒,整个天空凝固成一面无边无际的银灰色镜面,清晰地倒映着下方的北京城,倒映着南锣鼓巷,倒映着这座已然成为宇宙焦点的四合院。
院内,时间仿佛停滞。
何雨柱正提着水壶,准备给老槐树浇水,水流刚出壶口,便凝固在半空,形成一道诡异的弯曲水桥。隔壁屋,阎埠贵拨弄算盘珠子的手指悬停在半空,珠子不再作响。后院,易中海张着嘴,似乎正要发表什么道德见解,声音却湮灭在喉间。
唯有思想,还在流动。
“哥。”何雨水的声音直接在何雨柱心间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颤,“它来了。”
何雨柱放下水壶,那凝固的水桥哗啦一声落地,仿佛打破了某个结界,院内其他人瞬间恢复了动作,却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那无处不在的“注视感”。不是来自某个方向,而是来自万物本身——空气、砖石、光线,乃至他们自身的念头,都成了那双眼睛的载体。
“怎么回事?天怎么……”秦淮茹从屋里出来,抬头一看,惊得后退半步。
“妖、妖怪啊!”贾张氏习惯性地想喊老贾招魂,却发现平日里那点微弱的感应,此刻如同石沉大海,被一股更宏大、更沉寂的力量彻底覆盖。
“安静。”何雨柱声音不高,却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传入每个惶惑不安的邻居耳中,“不是妖怪,是……一位客人。一位来看看我们这个‘家’的客人。”
他的目光扫过院内每一个人,扫过那棵整合了“创灵”与“破坏冲动”的老槐树,扫过脚下承载着“德老”与“审判欲望”的石板路,最终与何雨水对视一眼。
评估,开始了。
没有声音,没有形象,但所有居民,包括三位大爷,包括懵懂的棒梗,都在同一时间,于意识深处“听”到了一个无声的提问,看到了一个复制的“镜像四合院”在镜面天空中缓缓旋转。
第一重测试:理念纯粹性检验
【秩序,何在?】无声的意念如同冰水灌顶。
镜像四合院内,规则瞬间僵化。阎埠贵的算盘珠子自动归位,分毫不能差;易中海开口所言,必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不容丝毫变通;连风吹落叶的轨迹,都变成了标准的抛物线。
现实四合院中,众人感到一股无形的束缚力,试图将他们的行为、思想都纳入一个绝对规范的框架。
“这也太死板了!”许大茂第一个叫起来,他感觉连呼吸的节奏都要被规定,浑身不自在。
何雨柱却看向易中海:“一大爷,您觉得,这算真正的秩序吗?”
易中海眉头紧锁,他本能地追求秩序,但天空镜像里那个刻板的自己,让他感到一阵窒息。他沉吟片刻,缓缓道:“秩序……当是活的框架,为民造福,而非冰冷的锁链,捆缚民生。” 他说这话时,体内那点被生态潜移默化影响的“变量”种子微微发光,抵抗着绝对秩序的同化。
【变量,何存?】意念再转。
镜像内,瞬间陷入混乱。阎埠贵开始胡乱算计,易中海语无伦次,许大茂上蹿下跳毫无章法,一切随机,毫无逻辑。
现实院内,众人心头涌起一股想要肆意妄为的冲动。
“不好!”刘海中感觉自己的“官威”都要稳不住了。
何雨柱却笑了,对有点躁动的棒梗说:“棒梗,想拆那台旧收音机研究,是吧?”
棒梗一愣,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