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金黄色的阳光失去了夏日的酷烈,变得醇厚而温暖,洒落在“守望者”堡垒及其所辖的广阔疆域上。站在堡垒至高处俯瞰,所见之景,已与数月前乃至一年前,截然不同。
堡垒本身,如同经过无数次锤炼的钢铁巨兽,变得更加狰狞而坚固。外围防御圈层层扩展,新增的了望塔、自动火力点、以及依托地形构建的立体防御工事,构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地带。内部,曾经略显空旷的广场和通道,如今人流如织,充满了生机。修缮一新的居住区、扩大了数倍的仓储区、昼夜不停运转的工坊和实验室,无不彰显着这个势力的活力与底蕴。
以堡垒为中心,辐射开去的控制区,更是一派前所未见的景象。
远处的“曙光农场”已然成为一片真正的希望田野。金灿灿的麦浪在风中起伏,整齐的田垄间,种植着土豆、玉米和各种耐储存的蔬菜。新开辟的果园里,树苗虽未成材,却已孕育着未来的甘甜。灌溉系统如同银色的脉络,将珍贵的水源输送到每一寸土地。农人们在其间忙碌,脸上不再是末世常见的麻木与绝望,而是带着对收获的期盼与汗水浇灌出的踏实。
更远方,依托险要地势建立的数个前哨站和附属居民点,如同众星拱月,与堡垒主体构成了一个紧密的联防体系。通过这些前哨站,“守望者”的秩序与影响力,如同水银泻地,渗透到了这片区域的每一个角落。曾经肆虐的零散丧尸被定期清剿,小股的匪徒和掠夺者要么被收编改造,要么早已化为黄土。商队沿着被清理出来的安全通道往返,带来了远方的情报与稀缺的物资,也带走了“守望者”生产的粮食、简易武器和代表着信誉的“家园币”。
内部,一套融合了贡献激励、民主议事与集中决策的制度,在经过初期的磨合与完善后,已然深入人心。“守望者法典”不再是墙上的条文,而是切实规范着每个人行为、保障着每个人基本权利的准则。学堂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夜晚居民区自发组织的歌舞与故事会,医疗室内日益完善的设施与药品储备……这一切,共同构筑了一个在末世中堪称“奇迹”的、拥有自我造血能力和精神文明的微型社会。
而缔造并守护这一切的核心,那个名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称谓,化作了一种象征,一种信仰。
陈默。
“狼王”陈默。
这个代号,最初带着血腥与恐惧,源于他对敌人毫不留情的猎杀和那神出鬼没的“狼群”战术。但如今,在“守望者”的疆域内,乃至在周边所有幸存者势力中,这个代号所代表的,是力量,是守护,是秩序,是希望。
是他,于末世降临前,以不可思议的“预知”和决断,带领家人铸就了这艘“方舟”。